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身体健康素质方面自我评价

2021-01-27 来源:易榕旅网

  时间像流水一样飞快的流淌着,转眼间,本学期已接近尾声。人文素养讲座的上课时间已经结束,可是,人文精神没有结束,在继续着。余教师精彩的讲解,使我懂得个人的人文素养的质量是个人健康发展的结果;社会的人文素养质量是一个社会汲取历史经验教训、积累礼貌成果的最重要部分,衡量“社会礼貌”的尺度,也是“社会礼貌”的标志。

  余教师在这学期讲座当中谈到,经济的高速发展,必然带来对物质、科学、技术的顶礼,对竞争的膜拜,导致不平等的存在,随之而来的是以往上爬,成为“成功者”为目标的精英教育,实利主义、实用主义、消费主义和虚无主义的泛滥,从而构成生态环境的危机,精神、道德的危机,教育的危机,有可能导致整个人类礼貌的腐蚀与毁灭。余教师还提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资料来自儒、释、道三家,道教主要追求长生不死,重养生。儒家重修身,讲修齐治平,其思想对于提升道德水准和人生境界有重要作用。佛家主治心,在调适心理、培养人生智慧方面具有丰富而深刻思想资源。儒家的人文精神和佛家的人生智慧对于提升当下人们的人文素养多有助益。对于传统儒家的思想,张岱年先生把它概括为四个方面,即:以人为本,天人合一,刚健有为,贵和尚中。这个概括大体上说是对的,但我觉得还能够把它系统化或体系化。因为儒家思想实际上是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这个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人”,其逻辑演进能够归结为:

  一,何为人;

  二,怎样做人;

  三,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记得余教师讲过佛家的“智慧”,在这节课中拓宽了我们对佛教与其他宗教有一个重要的区别,就是佛教异常注重智慧,智慧甚至能够说是佛法的第一要素。佛教传到中国,逐渐被中国化,这种中国化的最大特点就是儒学化、心性化,印度佛教的般的智慧逐渐转变为中国佛教的“心法智慧”。而这种心法智慧对于调整心态、化解心结、提升心境,培养一种健康的心理,从而实现一种智慧的人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禅宗思想是这种心法智慧的体现者。禅宗典籍里有许多故事和诗偈,句句直指人心,颇能启迪心智。有曰:“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一般人经常会把不必要的事情堆在心里,压的自我喘可是气,偈中说的就是让我们把不必要的事情放下,不必庸人自扰,要有平常心。

  我们要学习和体悟人文知识,养成“清风亮节”和“超然物外”的价值追求和精神品格。不仅仅是仅有中国几大家的思想及体系,更重要的是,人文知识是与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相对应的一种知识类型,是人类总体知识构成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以语言的方式对人文世界的把握、体验、解释和表达。人文知识是一个人优良的知识结构必需之要素,是一个人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必备之条件,是人文素养的前提和基础。古往今来,真正称得上“大家”或“大师”的人,无不具有广博的人文知识。在这些包括语言、文学、艺术、历史、哲学等丰富的人文知识的学习和领悟中,人们会思考“人的本质是什么”、“我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我的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我的价值体此刻何处”等无确定答案但却有重大意义的问题;才能明白什么是人类的幸福、什么是人类的痛苦,怎样样化痛苦为幸福;才懂得如何与他人和谐相处、与自然和谐共生。

  我们的人文素养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身的努力和环境的熏陶,学校文化折射体现着一所学校的内在精神和行为风范,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有很大影响。创立丰富多彩的学校文化活动,营造学校浓厚的人文氛围是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各高校一方面能够经过学校文化节、读书沙龙、诗会、报社、表演团等形式大力开展学校文化活动,吸引广大学生积极参与,让他们在多姿多彩的学校文化活动中交流情感、学习互动,经过必须社会实践增强社会职责感、历史使命感、和人文情怀;另一方面能够改善学校硬件设施,挖掘环境育人资源,如建设人文景观、自然景观美化学校环境,提高学校文化品位,在不知不觉中升华精神,提高我们的人文素养。

  随着中国成为继美国后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影响,其他国家与我国的交流日趋频繁多样,必须与时俱进,完善我们大学生的心智、培养我们高尚情操、塑造我们的崇高品格,使自我能多方面理解社会,健康地发展自我,追求人类永恒的终极价值,成为有信仰有灵魂的人,这是时代在新时期对我们的要求,更使我们的使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