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不容错过的苗族盛会—— 排卡苗寨芦笙舞

2024-08-13 来源:易榕旅网

芦笙是一种簧管乐器,音色明亮浑厚。在苗家人心中:每当年节吉日、婚嫁之时,或盖房起屋、贵客临门,甚至年轻人谈情说爱,苗族人民都要吹起芦笙,载歌载舞。只要有苗家人在的地方,就必定有芦笙,芦笙早已随着时间刻入了苗家人的血液之中。

【芦笙之乡排卡苗寨】

说到芦笙,排卡苗寨一定是不能错过的,排卡在苗语里意为生产芦笙的小山村,其中“排”是指偏坡上的村寨,“卡”意为芦笙。在丹江河畔几十座吊脚楼内藏着苗家人对芦笙最深切的热爱。

排卡苗寨依着山丘的地势而建,层次分明的吊脚楼在青山中格外显眼。和盛名在外的西江苗寨不同,排卡村几乎没什么游客。排卡制作芦笙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因世代制作芦笙又称为“芦笙村”。

小小的村寨里一年四季都有芦笙的声音相伴,那是制作芦笙的师傅在细致的为芦笙调音。不仅师傅们时常吹芦笙,而且下至几岁的孩童手中也时常拿着一支芦笙吹奏。可以说,苗族孩子从童年开始,就与这个古老的乐器一起成长。

在雷山往榕江的公路边上。

县城内有许多往大塘的小面包车,都路过排卡,车费1元。离开排卡后可以继续搭乘这种小面包车到大塘(新桥苗寨)。

【芦笙制作师莫厌学】

说到排卡,莫厌学是无疑是第一个标签,他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第一批传统手工技艺传承人,也是贵州省首位苗族芦笙制作技艺的传承人。在排卡苗寨,所有的人都知道这位老人,不仅开朗健谈,更是制作芦笙的好手。

从16岁起就跟随着父亲制作芦笙。如今老人依旧遵循着传统,爱用最古老的方式打磨簧片,削制竹管。从他手中制作出来的芦笙音质圆润、做工精湛,素雅光滑,玲珑精巧。

莫师傅甚至打破了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的祖训,在他家门口还挂上了“莫厌学芦笙制作技艺传习所”牌匾,这可不是每一位芦笙制作师都能有的荣誉。

每个村寨芦笙节的时间不尽相同,要村里的长辈来定。在举办芦笙会之前村里的各户人家都要先行祭祖,再着上盛装前往芦笙场地,在芦笙节上芦笙踩堂和赛芦笙绝对不容错过的。

年轻的小伙子吹起芦笙,围着芦笙堂跳起舞来,大家围成一圈。如此热闹的节日肯定少不了苗族姑娘,一个个着精致盛装的苗家姑娘,穿戴着精美的银饰,和小伙一起莺歌起舞,好不热闹!

赛芦笙是村里小伙子最喜欢的节日,但凡会吹奏芦笙的小伙都会来赛一曲芦笙,小伙们尽情的吹奏芦笙,甚至从白天吹到黑夜。在这天能听到丰富多彩的芦笙曲调,无论热烈欢腾的“迎宾曲”,或是如万马奔腾的“踩堂曲”,还是依依不舍的“送客曲”,其音之强如雷公憾地,其音之轻又像画眉呼朋唤友。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