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泾河魂23——关中“白菜心” 泾阳县
2024-08-13
来源:易榕旅网
泾河从彬县开始进入了峡谷地带,特别是到达淳化、礼泉、泾阳交界处奇峻绝险的北仲山时,湍急洪大的水流跌宕跳跃,形成了许多奇异壮美的峡谷山水风光。流至泾阳境内的张家山,是泾河流出峡谷的地方,泾河由此进入关中平原,而泾阳也将泾河的惠民作用发挥到了极致。
在泾河流域县区中泾阳县的历史文化,我了解相对多一些。我生于长武,求学于彬县,工作和安家在泾阳,这三个在我生命中都很重要的县区均处于泾河流域。长武是泾河上游较大支流的汇合处,彬县是泾河进山入谷之所在,泾阳则是最早引泾开渠,将中国农耕文明带入一个新时代的地方。我们此次的“泾河文化之旅活动”也是因为泾阳的非遗项目“泾河号子”而触发的。 泾河流域因泾河而得名者有三,那就是位于泾河源头的宁夏回族自治区的泾源县、位于中游的甘肃省泾川县和位于泾河下游的陕西泾阳 泾阳县位于陕西关中平原腹地,东与三原县、高陵县交界,南与咸阳市渭城区接壤,西隔泾河与礼泉县相望,北依北仲山、嵯峨山与淳化县、三原县毗邻。全县总面积780平方公里,耕地68万亩,人口50万。泾阳古以三辅名区、京畿要地而驰名。在甘肃崆峒区时得知,那里也曾置泾阳县。为此我查阅了相关资料,泾阳之名最早见于《诗·小雅·六月》:“侵镐及方,至于泾阳”。而将泾阳作为专用地名,则是在战国秦时期。战国时期,秦灵公以此为临时都城,泾河环绕泾阳县境之南缘而过,大部分辖地在泾河以北,以水北为阳得名,始置泾阳县。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泾阳县划归内史。同时,又在今甘肃平凉一带设置泾阳县。西汉时期,陕西泾阳县归司吏部。东汉时期,陕西泾阳县归司吏校尉部。而在东汉时期,甘肃平凉一带设置的泾阳县已经被朝那(zhunuo)县所替代,也就是说,甘肃境内的泾阳县只在秦统一六国之后至西汉时期的短短一百多年间存在。之后甘肃境内的“泾阳县”便再没有出现过。陕西泾阳县名历代虽也有过变更,但泾阳之名颇多出现,与池阳、云阳等县名更替使用,最后终因其与泾河的深厚渊源而定名“泾阳”,直至今天。这样算来,泾阳自战国晚期设县以来已有2200多年的建县史了,悠久的历史给这里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存和灿烂文化。这里有中国的四个第一:中国第一渠——郑国渠;第一塔——崇文塔,是中国现存最高的砖木结构的塔;第一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地原点;第一班——安吴青训班。在网上对于泾河的简介中几乎都有这样的话语:“泾河流域的历史贡献,最主要的是周王朝的发迹和郑国渠的兴建。”据史料记载,秦始皇于公元前246年开始兴建郑国渠,用10年时间建成。渠首选在北仲山张家山段西麓谷口,在今天的泾阳县王桥镇船头村,引泾水入渠,沿途接纳冶峪河、清水河、浊峪河、漆水、沮水等。渠成后,“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史记·河渠书》。为秦始皇扫灭六国完成统一大业、刘邦战胜项羽建立西汉王朝,提供了给养保证。郑国渠连同灵渠、都江堰,堪称秦代三大水利工程。后来汉代的白公渠、唐代的三白渠、宋代的丰利渠、元代的王御史渠、明代广惠渠和通济渠、清代的龙洞渠、民国的泾惠渠都是因袭郑国渠的遗迹修建。关于郑国渠有一个很有名的历史典故。郑国渠的设计者与建造者是韩国派到秦国的间谍,名叫郑国。郑国,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水利专家,他原本使命是说服秦国修这条工程量浩大的渠,妄图利用这种浩大工程来消耗秦国的人力、财力和物力,从而达到“疲秦”目的。在施工中郑国的身份和使命被发觉,秦王嬴政欲杀之。郑国据理谏秦王曰:“此渠成,为韩延数岁之命,而为秦造万世之功”,终于说服秦王继续修建渠道。郑国依靠勇气与智慧,巧妙利用了北仲山南麓西高东低的地势特点,沟通了泾水与洛水,注泾水入洛河,全长300多里,后又回水于泾河。郑国用10年时间完成了这个具有很高科技含量的工程,将长达300多里的郑国渠修建在了渭北平原三级阶梯的最高线上,灌溉着今天礼泉、泾阳、三原、高陵、临潼、富平、渭南、蒲城、大荔等县(区)的280多万亩土地。这是我国开凿最早,工程量最大,施工水平高超的水利工程。郑国渠不但未能起到“疲秦”的初衷,反而极大增强了秦国的国力。自此,八百里秦川物产丰饶,变成了旱涝保收的大粮仓,这为秦始皇最终统一中国做好了物质上的准备!同时,这一宏伟的水利工程也成就了大汉、大唐帝国的辉煌富丽。为了纪念这位先贤,今天的泾阳县城建有郑国广场高高矗立着郑国这位古代水利家的雕像。郑国渠的作用不仅仅在于它初建时发挥灌溉效益的一百余年,而且还在于首开了引泾灌溉之先河,对后世引泾灌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汉武帝时,在郑国渠故道南侧修建白公渠,其首段渠线较直,至船头村西北处,与郑国渠故道相汇,并由引泾注洛改为引泾注渭。郑国渠与白渠交汇之后的古渠道一直流淌了两千年,此后唐代的三白渠、宋代的丰利渠、元代的王御史渠、明代的广惠渠和通济渠、清代的龙洞渠等历代渠道皆以此古渠道为基础,因此此渠被习称为“郑白渠”。1929年陕西关中发生大旱,三年颗粒不收,饿殍遍野,我国近代著名水利专家李仪祉先生临危受命,毅然决然地挑起在郑国渠遗址上修泾惠渠的千秋重任。此渠于1930年12月破土动工,数千民工辛劳苦干,历时近两年终于修成了如今的泾惠渠,灌溉60万亩土地,造福两岸百姓。在郑国渠首近十平方公里的三角形地带密布着从战国至今2200多年的古渠口遗址四十多处。它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引水、蓄水灌溉工程技术的衍变,是我国的一座天然水利博物馆,被誉为“中国水利史的缩影”。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被水利部确定为国家水利风景区。被定为陕西省“十二五”水利重点建设项目和水文化建设的标志性工程——李仪祉纪念馆,已经在设计筹划之中。而郑国渠首所在的张家山,又处于泾河峡谷之出口处,泾阳县依托自然人文景观修通了盘山公路、开辟了旅游专线,修建了两处大坝,可以进入堪比小三峡的泾河峡谷。如今的泾惠渠首白色弧形大坝雄伟壮美。泾河河床宽大,大坝封住跌入平川的瀑口,高原的余脉遮住了两岸,对面的山峦上没有树木,山体上覆盖着浓郁的绿草。我们沿着小道来到坝下,泾水在坝下碧水潭积蓄着、缓流着,河床经过千百年流水的冲蚀,裸露出一块块形态各异的皱团积岩,黄土青山在大坝身后深不可测地延伸。想不到泾河在经历近四百公里翻山越岭跨谷劈川的激越流程之后,到这里竟又恢复其源头般的清澈碧绿,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任谁也难想到在这一片黄土怀抱里,竟藏着这样一片灵气盈盈的山水。走在蜿蜒曲折的石道上,置身青山绿水之间,身心全都融入了大自然。在渠首遗址,我试图找寻郑国开凿渠道的痕迹。只是,历经千年泾水的冲刷,谁又能分得出哪里是千年前抑或百年前的凿痕呢,对它们而言千年也只不过一瞬而已!泾阳县境内有泾河、冶峪河、清峪河三条过境河流。泾河为县境内灌溉的主要水源,冶峪河为北部山塬地区的主要灌溉水源,清峪河是泾阳与三原县的界河。泾河在泾阳境内流程为77公里,流域面积634平方公里。在这77公里的流程内,分布着十余处大小渡口。在古代,河流不仅担负着灌溉农田的任务,还是重要的交通运输途径。泾阳是咸阳通往泾阳、三原、淳化、旬邑、铜川等地的必经之道,水路运输中的货物流通、客运往来,都需木船来完成。史书上关于泾阳渡口的记载最早在西汉时期,根据明嘉靖二十六年暨公元1547年泾阳县志记载:当时泾阳境内有泾河渡口12处,渡口小的有几个船工,大的有二三十个船工,甚至更多。这期间便诞生了泾河号子,泾阳县是泾河号子的主要发源地和传承地。号子是由体力劳动直接激发出来的,伴随劳动的动作歌唱,节奏感很强,具有协调劳动动作,鼓舞和调剂情绪的作用。泾河号子的领唱者既是船工又是指挥者,其曲调高扬舒展;和者为船工,曲调深沉有力、节奏性强,可以说从有渡口开始就有了号子。由于泾河水流平稳,泾河号子比较流畅悠扬。泾河号子歌词很少,以泾阳当地方言的吆喝声或呼号为主,目前留存下来的有《泾河船工号子》、《泾河上下车号子》、《泾河行船号子》和《泾河调船号子》等。提起陕西民歌,人们直接联想到的就是陕北秧歌、信天游和陕南茅山歌等,而曾经是中国政治经济中心的关中似乎没有民歌了。最能体现关中人粗犷豪放的各类号子却被人们所忽视,甚至许多人认为那只是吆喝而已,不能称之为民歌。比起陕北的信天游和陕南的茅山歌,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关中民歌还是略逊一筹的。但是,如果我们仔细品味最能体现陕西艺术风格的秦腔的唱腔,那板眼、韵味之中隐隐有着泾河号子的元素。泾河文化之旅方案的雏形便是我参与泾河号子非遗专题片拍摄时开始酝酿的。说到泾河号子也让我想起了泾河源头所在的泾源县。在那里我曾经听到了一首铿锵有力、节奏感明快且歌词特别富有生活情趣的赶车号子。在泾河流域首尾之处,就连号子也是如此的遥相呼应。站在泾河岸边,耳边似乎还有那一声声号子在回响。望着悠悠流淌的泾河水让我想起一路走来处处都有的柳毅传书的故事。泾阳也有,这个古老而美丽的神话故事,寄托了多少泾河儿女的精神向往。如今这河堤上形态各异的嶙峋怪石,也许便是当年龙女所牧羊群的化身吧。我们沿泾惠渠回返县城的时候,路过被誉为泾惠渠之父的近代水利大师李仪祉墓园。这里正在筹建李仪祉水利纪念馆,以展示这片土地上孕育创造的郑国渠文化以及历代水利文化史,建成后的纪念馆将成为陕西和西部地区标志性的水利纪念馆。在李仪祉墓园后,我们能看到远处巍峨挺立自的九嵕山、北仲山和嵯峨山。北仲山下脚下坐落着唐德宗李适的崇陵和唐宣宗李忱的贞陵,因为时间关系,我们只能车览其影了。离开了中国第一渠,我们再去看看第一塔。享有全国砖塔之最的崇文塔又称“铁佛寺塔”,坐落在泾阳县崇文镇太平村。关于崇文塔在民间还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据说明朝第十二代皇帝万历的宠妃倩倩死了,皇帝听说她的精灵飘到了蓬莱岛。于是传见工部李尚书,让他在离京20里处修一座高30丈的“望仙塔”。李尚书名崇文,原籍泾阳县,居官20多年也未还家,时常思念家乡。今听要离京(泾)20里建塔,自然有说不出的高兴,忙带夫人、女儿星夜赶路。回乡后附近百姓听说李尚书为泾阳造塔,人人欢喜,争着募捐,数日之间能工巧匠纷纷而来。正当运石开基之时,尚书被宣进京,以误领旨意,改“京”为“泾”引起万历震怒,遂被问斩。消息传到家乡,泾阳人为尚书惋惜掉泪。尚书有一女儿叫翠云,她想父亲已死不能复生,不如趁着乡亲的热情来完成父亲的愿望,给家乡建一座塔。就这样泾河滩上又热闹了,运料的、挖基的,人山人海。这一天开挖地基出现难关,只见塔基已挖下三丈多深,下面全是流沙、淤泥,这样的地质怎能撑起二三十丈的高塔?众人的精神感动了九天玄女,她给翠云托了一个梦说:“你建这塔,高出世间,泾河滩地恐托不起,特为你召金家八弟兄,他们每人一方,作为基石,这下可万无一失。”翠云起身一看,只见淤泥、流沙下边一块八边青石,周方五六丈,上面有八尊一尺来高的铜人,石盘中央,刻有四句诗:“天心民心,建塔泾滨,孝女感天,名塔崇文”。大伙一看老天相助,一个个格外卖力。用13年的时间建成了13层的宝塔,比原定还多了两层。接着又在崇文寺塔下的翠云庵正殿内塑了尚书泥像,还特地为九天玄女在塔顶建立金身。崇文塔建成庆贺之日,崇文塔周围大伙欢歌起舞快乐无比,于是便把塔北一村起名永乐(就是今天的永乐镇)。当然了,这只是人们寄托自己美好愿望的一种传说罢了。据记载:崇文塔在唐朝就有了,后毁于地震。于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由泾阳籍人,时任尚书的李世达倡导主持,南京镇江工匠官施工所建,万历三十三年(1605)竣工。崇文塔属楼阁式砖塔,平面呈八角形,共13层,总高度87.218米,根据八卦悬顶的古建筑原理设计。从塔下至塔顶全部用青砖砌筑,为全国砖塔之最。底层每边长9米,周长计72米。塔基为须弥座,塔身呈八棱状。南向塔门上镌刻有“崇文宝塔”四个字。崇文塔在形式上打破了唐代方塔的典型而变为八角形,并且所有的洞均系卷拱式样,其层次高度和宏伟的挺秀姿态可与西安大慈恩寺的大雁塔媲美。塔身每层均设有四门四龛,龛中置或坐或立、形态各异、造型生动的明代石刻佛像。塔内有砖砌台阶,可曲折而上直至塔顶。每层塔檐有数层巨砖叠折外伸,形成一米多宽的腰檐平台,以供游人巡回游览。各层斗拱,砖檐椽头,以特殊磨制砖件拼装,榫卯相扣,严丝合缝,并有砖雕各式各样的花纹,极为壮观。每檐角挂有风铃,晨曦月夜之中,风铃叮咚作响,更为古塔增添了神韵。崇文塔塔体13层顶上还有一个小门,游客只能弯着腰,小心翼翼的脚踏砖梯。亦步亦趋地登上崇文塔铜宝顶下的露天观景回廊。古人登崇文塔留有溢美之词:“浮图杳蔼入青云,渭水泾流远近分。”“久裂不用柱,谁复东南造。削顶刺碧空,迷离云作帽。呼吸风雨声,环曲独龙道。十里长安城,缩来只一隅。下视苍苍色,可畏亦可悼。”在诗人所处的时代,像这样的高层建筑实属罕见,他们如此感叹也在情理之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地原点位于泾阳县至永乐镇的公路南侧,就在公路边20米处。许多人提到大地原点便误以为这里是中国的圆心所在,泾阳在中国的版图上距离圆点位置并不是很远,但这里实质上是中国的大地基准点,是国家地理坐标经纬度的起算点和基准点。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使用的大地测量坐标系统是从前苏联测过来的,其坐标原点是前苏联玻尔可夫天文台,这种状况与我国的建设和发展极不相称。为此国家有关方面决定建立我国独立的大地坐标系统。1975年开始组织人力搜集分析了大量资料,并根据“原点”的要求,对郑州、武汉、西安、兰州等地的地形、地质、大地构造、天文、重力和大地测量等因素实地考察、综合分析,最后将我国的大地原点确定在泾阳县永乐镇石际寺村境内。具体位置在:北纬34°32′27.00″东经108°55′25.00″。大地原点的整个设施由中心标志、仪器台、主体建筑、投影台等四大部分组成。高出地面25米多的立体建筑共七层,顶层为观察室,内设仪器台;建筑的顶部是玻璃钢制成的整体半圆形屋顶,可用电控翻开以便观测天体;中心标志埋设于主题建筑的地下室中央。建成后不久,“大地原点”还增设并施测了国家基本重力点和天文基本点。大地原点在我国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地原点建成后,有关专家研究发现,我国西汉时期长达1000多公里的超长建筑基线就从此处经过。两千多年前测定的建筑基线与建成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地原点基本一致,相差也就2分经度(60米)的距离。这一古今测量史上的巧合,令考古及测绘界惊奇不已。离开宏伟、挺秀的崇文塔和中国大地原点,我们又驱车30多公里来到了泾阳县城以北的嵯峨山麓下,以“安吴寡妇”、“安吴青训班”“吴宓先生故里”而闻名的古老村庄——安吴堡。据说,吴家的祖先是唐朝时由江苏迁来这里的,为确保后辈永远安宁便将住地起名“安吴”。吴氏世代经商,至清初兴盛发达起来。其兄弟分为东、西、南、北、中五大家,又称五大院,以东院最为兴旺,为人们所熟知的安吴寡妇即是东院人。吴氏庄园坐北向南,模仿北京紫禁城的房舍安排布局修筑,距今约有200多年的历史。庄园与建于元代,以后成为吴氏祠堂的迎祥宫之间原为假山花园,今天已不复存在。庄园后面还有一座“望月楼”,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底层是北方窑洞式建筑,二层为南方楼阁式建筑,自然调节温度,冬暖夏凉。这个庄园传奇式的女主人安吴寡妇,姓周,今天三原县孟店村人,娘家是名门世族。16岁时出嫁泾阳县安吴堡村吴家,丈夫是通奉大夫吴蔚文之子资政大夫吴介侯,因染疾不愈,婚后十余天便病故。因吴家无男丁承嗣,吴周氏成为吴家唯一继承人,此后吴周氏即被称为“安吴寡妇”。安吴寡妇从17岁守寡到42岁去世,25个春秋的短暂时光走完了她传奇的一生。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她虽是女流之辈却不畏邪恶,与各种势力相斗争,任用贤能,经营有方,使吴家在各地的商号走向兴旺,农、商、房产结合,吴家可谓是财源滚滚、日进斗金。当时民间流传一句话“吴家伙计走州过县,不吃别家的饭,不住别家的店”,足见其实力雄厚。她曾捐银4万两,修复了位于县城的文庙,并捐钱重修了云阳城隍庙、戏楼等。1900年八国联军进京,慈禧及光绪皇帝仓皇逃难到陕西。时年32岁的安吴寡妇驱车到了西安见到慈禧,向她讲述了自己的故事并为她捐银10万两。慈禧非常高兴,认她为干女儿并让光绪皇帝封她为一品护国夫人。安吴寡妇为吴家的振兴和兴旺功不可没,她修建的吴氏陵园是吴氏庄园的有机组成部分。吴氏陵园占地20余亩,是关中少有的私人墓园。园内柏树林立,石马、石碑、石坊透着庄严与气势。园中安葬着吴家列祖和她丈夫,但吴氏自己在病逝之后,却没能进得了吴家陵园,只在陵园以东200多米的地方安葬,至今已了无踪迹。因为在那个时代里,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只结婚十余天就死了丈夫的吴氏,注定是要担上因无后而不孝的罪名了,令人不由唏嘘不已。吴氏家族分为五房。在当地流传着这样的民谣,说的是“吴家东房财旺人不旺、西房人旺财不旺”。而这里所说的西房指的就是1894年出生于安吴堡的近代著名学者、中美比较文学奠基人、红学专家、教授吴宓先生。吴宓先生一生学术贡献巨大。他把比较文学引入中国学术领域,曾发表多篇比较文学论文,为比较文学学科的建立打下了牢固基础。他潜心研究《红楼梦》卓有建树,发表《红楼梦新谈》等多篇红学论文。在近半个世纪的教学生涯中,他培养了大批学有所成的知名文学家、哲学家、语言学家以及外国文学研究和翻译人才。当代著名学者钱钟书、曹禺、李健吾、张骏祥、季羡林、许国璋、吕叔湘、王力等都出自他的门下或受到过他的教诲。新中国成立后吴宓长期在重庆西南师范学院工作。1978年元月在泾阳逝世,亦长眠于吴氏陵园。文首提到的“第一班”——“安吴青训班”革命旧址就在安吴寡妇当年亲手建造的吴氏庄园中。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中共中央青年工作委员会为了适应抗战形势的需要和广大爱国青年抗日救国的要求,由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出面,在国民党统战区陕西泾阳县云阳镇筹建“青训班”。旨在培养青年干部、发展抗日力量。青训班第四期以后迁至蒋路乡安吴堡村,时称安吴青训班。青训班以吴氏庄园为活动中心,其前部为青训班领导机关班部,中部为会议室和晚会处,后部为青训班二连驻地。望月楼为青训班副主任胡乔木及秘书处住处,其东挑角楼为青训班主任冯文彬和教务处住处,其西为学员住处,其南为卫生处和一连住处。大操场位于吴氏庄园门前,其西北角大榆树上悬挂铜钟,青训班作息以撞此钟为号。迎祥宫为青训班会场之一,是排演节目和举办晚会的场所。安吴青训班以多种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吸引、团结、教育、训练了众多来自全国各地的爱国青年。自1937年10月创办至1940年奉命撤离,历时两年半时间,共举办14期,组编127个连(队),培训学员12000余名。为抗日青年运动的蓬勃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被誉为“青运史上的丰碑,抗日青年的熔炉”。安吴青训班是中国青年运动史上的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里程碑,也是中央团校的前身,在中国革命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新中国成立后,安吴堡青训班旧址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丰富的历史内涵和深远的政治影响,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安吴是一座古堡,安吴青训班的存在,改变了古堡的历史。这里你可以回味它丰厚的文化积淀,也可以感受红色革命赋予它的新的内涵。与安吴青训班相呼应的离此不远的云阳镇,当年红军主力在此改编誓师抗日,这里的红军前敌总指挥部暨八路军总部遗址、八路军一一五师誓师抗日会址遗址和红军总部医院、野战医院遗址等红色文化遗迹遗址,追忆着这片土地上曾经辉煌的红色篇章。泾阳历史悠久,古迹遍地,在泾阳县城还有两处比较著名的文物景点,那就是位于县城二条街的太壸寺和位于文庙街南端的文庙。据《史记》记载:太壸寺为前秦苻坚(357—384)所建行宫;北周改作佛寺,名惠果寺;隋文帝时改为中兴禅寺;唐开元年间改称为太壸寺,至今这里仍佛事兴盛。文庙又称孔庙,也称学宫,是祭祀孔子的祠庙。因为是儒学圣地,最初的功能是供士绅祭祀孔子,因而也就成了读书人心中的圣地,成了读书人深造的场所。泾阳文庙的始建年代已经无证可考了。最早的记录是文庙于明代嘉靖年间毁于地震,时任知县钟岱重修,万历崇祯和清乾隆、嘉庆、道光年间都曾对文庙进行过修葺。清同治元年,文庙全部毁于回民起义。光绪十一年,安吴寡妇捐银四万两重修文庙,建筑式样参照曲阜孔庙,仅规模较小而已。建筑面积1531平方米,是陕西文庙保存较好的一处,也是陕西庙宇建筑的代表之一。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文庙建筑虽只剩戟门、乐房、东西庑廊、大成殿。但是现存建筑的建筑风格、雕梁画栋以及房檐屋角的砖雕饰物,依然可以让人想见当初宏大的盛景。90年代初,泾阳县又将文庙重新修葺,辟为县博物馆,珍藏陈列上至商周时代、下至明清时期的上千件珍贵文物,馆藏文物丰富且及具考古价值。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