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师德师风建设流于形式,流于表面,应多组织一些像“崇德大讲堂”的活动,也可组织优秀教师事迹巡回演讲。将有教育“三乱”的教师评为师德标兵是教育系统的笑话!建议教育局对市级及以上的“师德标兵”公示对象到校了解是否有师德失范言行。另外,一些带生的教师担心教育局领导通过访问学生了解情况,毫不犹豫地教学生撒谎,恳请领导了解师德表现时不要难为学生。
2.从素质提升工程到领雁工程再到教师专业发展自主选课,每次的改进都是一大进步,但每次都如竹篮打水。教师专业发展应该是内心的需求,而不是行政的强加。教师们都清楚,素质提升工程是豆腐渣工程。领雁工程培养的领头雁也没发挥作用。目前,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在某种意义上只是为了赚取学分。学区组织的“中小学德育与班主任工作研修班”,把专家、名师请到了家门口,可是到勤率却让领导大跌眼镜。建议不要过分强调学分。
3.几十年累积起来的人为导致的教育失衡发展,想一朝一夕纠正过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犹如患了慢性病的,希望通过下猛药根治是不可能的一样。阳光招生的潜台词就是教育发展极不均衡,否则就不会有择校,从而就不需要阳光招生。现在,口口声声说的是均衡发展,但制定的政策还在与均衡发展背道而驰。如x年《教师流动条件量化考核标准》,就是让优秀教师流向城区、窗口学校。窗口学校应该重视自身的“造血”,二不是靠他校的“输血”。希望上级领导在制定政策时,少些思维定势,少向窗口学校倾斜。窗口学校不要成为“吸血”鬼。
4.学校要应对的事情很多,令我们喘不过起来。每个部门、每条线、每件事情说起来都是非常重要的,都马虎不得,连教师的无偿献血都被提升到政治任务。党风廉政、校务公开、计划生育、依法治校、安全工作、校园文化建设、招生工作、治理教育“三乱”、教学常规管理、教科研工作、专业技术人员岗位设置、实验教学、专业技术人员年度考核、教师职业道德考核、职称评审、扫盲工作、清退代课教师等等,学校都被要求成立领导小组,试问,总共才40多人的单位,有必要成立那么多领导小组吗?所有的这些领导小组,其实大多数是学校领导干部组成。还有,很多工作都要求学校召开专题会议,难道我们是国务院?如果学校能按上级要求踏踏实实做好每项工作,让校长去当教育厅长肯定没问题了。建议上级少些形式,多做整合,让学校能集中精力多做些正事。
5.学校被当作机关。有的工作临时布置,一布置就要上交,领导们忘了我们不是机关干部,我们还要上课的,还要改作的。上级布置的很多工作不只是现成的或做纸上文章的,难道米一下锅就立刻煮成饭?没有给我们足够的时间去做,结果不得而知。
6.学校中层干部付出的与得到的相差太大。奉献应该是干部的自觉、自愿,我们顶多只能提倡,但不能以奉献为借口对他们的付出熟视无睹。迎接办学水平评估、创建标准化学校、制订学校发展规划等等让中层干部放弃了很多的双休日和节假日,扫盲人员入户调查等突击性工作,防御台风等政治性任务,假期值班等规定工作,所有的所有都要求领导干部去做,可奖励性绩效工资不允许领导干部多拿。提干没多少机会,经济上又得不到补偿,中层干部还有什么盼头?长此以往,还有多少人愿意这样没日没夜地去干?有不负责任的说:中层干部辞职没关系,要干的人多得是!这话不假,可是,中层干部得要有一定的能力和威信啊!想当干部的就一定能干好工作吗?再说,培养一个干部也不容易。
7.校长的责任与权力并不匹配。学校里的大事小事都有校长的责任,但校长有多大的权力?比如治理教育“三乱”,比如辞退代课教师,比如派出支教教师。现在,我们连调换一位老师的任教班级都要花九牛二虎之力,何也?校长没权力呗!
教育,谁都可以说三道四,谁都可以品头论足,有时像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学校,像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校长,孤立无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