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孙权劝学 篇8

2024-07-18 来源:易榕旅网

  教学案例

  孙权劝学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孙权劝学

  设计要素

  设  计  内  容

  教学内 容分析

  《孙权劝学》这篇文章短小精悍,内容简单易懂,是培养学生简易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好文本,主要写了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佳话。本文人物形象生动饱满,把大道理融入小故事中去,注重以对话表现人物。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文中三位人物各自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形象地感知人物。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关键字词及重要的文学常识,积累成语,翻译课文并理解文意。

  2、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逐步深入品味人物语言,分析人物性格。

  3、比较阅读,理解《孙权劝学》和《伤仲永》的异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反复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人物性格特点,通过对比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明白后天学习的重大作用,勉励学生重视读书,养成读书的好习惯。

  教学分析

  教学重点

  重点

  1、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2、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

  教学难点

  难点

  揣摩体会人物的语言特点

  解决  办法

  本文是故事性的文言文,应抓住“朗读”来进行教学,以读促理解

  学情分析

  学生已初步具有了一定的积累文言文的能力。搜集了有关作家、作品和相关人物孙权、吕蒙、鲁肃的资料。对本文已做了预习,能够熟练朗读。在揣摩体会人物的语言特点上有一定的难度,在理解成语上有一定的坡度。积累名言警句上可能有所欠缺。

  学法指导

  1、在读中体会人物的语言情味。                                                    2、引导学生理解、探究,在此基础上进行课本剧的表演。                         3、指导学生学习要有所思。

  课时

  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借助背景资料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三、理解、探究课文内容

  1、话说三国鼎立之时,吴王孙权雄霸一方。其手下有员名将叫吕蒙,此人武艺高强,战功卓著,曾随周瑜、程普大破曹操于赤壁,后又袭破关羽,占领荆州,深受吴王孙权的信赖。可他就不爱读书,孙权多次劝说,他总是推三阻四,不肯就学,这不,孙权又来劝说了,结果如何呢?今天咱们一起来看《孙权劝学》。

  2、这篇文章选自《资治通鉴》,哪位同学来介绍一下相关资料?

  3、这部书是北宋史学家司马光编撰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说到司马光,我们对他少年时《司马光砸缸》的故事非常熟悉,我们一起来认识司马光(幻灯演示)。

  1、范读课文

  2、指导学生自由朗读,要读准字音、节奏。

  3、抽读,了解学生读的情况,矫正字音、节奏。

  4、引导学生分角色读课文,读准字音、节奏,注意人物对话的语气等。关注学生评价

  1、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结合注释,疏通文意,并勾划出不理解的字句在班里讨论。

  2、请各小组提交组内未解决的问题

  3、请学生口头翻译全文

  4、检测学生对课文的掌握情况。多媒体显示问题:(1)解释加点的词语(2)辨析古今异义(3)翻译重点句子

  5、要求学生速读课文,概括本文的故事情节

  6、要求学生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

  学生进入情境

  学生介绍

  学生读

  学生听读、注意字词的读音

  学生自由朗读

  指名读

  分角色读课文

  并互评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划出不理解的词句。

  各组代表发言,全班一起解决

  口头翻译

  生回答最后归纳:本文写的是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开始学习,大有长进,令鲁肃刮目相看并与他结为朋友的故事。

  生1:本文先写孙权劝学,吕蒙“乃始就学”,后写鲁肃“与蒙论议”“结友而别”

  生2:“学”是文章的一条线索:孙权劝学——吕蒙治学——鲁肃叹学。

  由故事导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让学生对文章中的人物有所了解。)

  让学生

  了解作

  品和作者

  通过朗读体会人物语言的情味

  互评可加深对人物形象的理解

  在了解文意的基础上能概括出故事大意,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

  课时

  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四、研读课文,揣摩人物语言、形象

  五、体验反思

  六、拓展延伸

  七、结课

  1、组织引导学生探究(多媒体显示):

  1)孙权如何以身说法劝吕蒙学习?

  2)吕蒙读书后发生什么样的变化?通过谁的所见所言一写的?

  3)为什么“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4)请解释“吴下阿蒙”、“刮目相待”并造句。

  2、点拨、评价、总结。

  3、组织引导学生表演课本剧

  引导学生谈学习本文后的启发。

  与《伤仲永》对比阅读,联系生活体验谈谈感受。

  引导学生积累运用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

  “书到用时方恨少”,让我们一起 多读书,读好书。最后送大家一句话,我们师生共勉“穷者因书而富,富者因书而贵!”(多媒体显示)

  思考并回答,相互补充

  查字典解释并造句

  表演课本剧

  生1:从吕蒙一开始不愿读书,到接受孙权的劝告,最终学有所成,我感受到读书学习对一个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生2:读书可以改变人生,一个人即使基础差,只要端正态度,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得到提高。

  生3: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使自己不断得到完善。

  生1:少年不知勤学苦,老来方悔读书迟

  生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生3: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生4: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齐读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揣摩人物性格特点

  调动学生积极性,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活课堂气氛,很好的培养学生自读古文的能力。培养学生表达、表演能力

  通过谈感受和对比阅读,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开卷有益的中心,引起学生感情共鸣

  课外知识积累是语文资源充分利用的一个方面,注重学生课外知识的积累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手段。

  通过名句朗读使学生进一步升华读书的重要性,从而培养爱读书的好习惯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学生认真听,进入文本中的情境

  教师用《三国演义》的故事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整体感知,

  通过有效的朗读体会人物语言的情味

  教师组织学生自由朗读、抽读、分角色读并注意人物的语言

  学生自由朗读、分角色读并互评

  理解、探究课文内容

  学生合作学习翻译课文并探究文意,小组代表表演课本剧并互评

  教师引导学生合作学习翻译课文并探究文意,组织学生表演课本剧

  体验反思:谈学习本文后的启发,对比阅读联系生活体验谈感受。

  学生谈启发并联系生活谈感受,明白开卷有益

  教师引导学生谈学习本文后的启发,与《伤仲永》对比阅读,联系生活体验谈谈感受

  拓展延伸:

  积累运用名言警句

  教师引导学生积累运用名言警句

  学生展示自己积累的名言警句

  结课

  教师赠学生名言共勉励

  学生齐读名言

  板书设计:

  

  《资治通鉴》

  劝学————不学 (恳切)吴下阿蒙

  又劝————就学 (关心) 刮目相待

  论议————结友 (惊赞)

  教学设计评价(教学反思)

  本文是一篇自读课文,故事性很强,本节课教学坚持“吟诵为本、注重基础、品味探究、适当运用”的十六字方针。“吟诵为本”,即抓住文言文的特点,让“读”贯穿课堂绐终,激发学生兴趣,还文言文课堂书声琅琅的本来面目。而且,文言文的朗读必须读出“古味古韵”。本课中我力图通过学生多层次、多角度朗读把对文本的理解逐步推向深入。“注重基础”,即关注学生文言文学习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让学生通过扫清字词障碍,增强文言文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品味探究”,即不把文言文当古汉语来教,而把文言文当美文来学,让学生增强文学欣赏能力。“适当运用”,课本剧的表演,让学生能根据文章的情节、内容、人物性格等信息进行合理的想象、推理,对文本进行创造性解读。

  在授课的过程中,课本剧的表演学生编了两个版本,一个基本与原文的风格保持一致,另一个版本属现代创新版,这是我之前未预料到的,所以课时有些紧张。但是学生的创造性是很令人吃惊的,真正地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我发挥,自我创新的舞台。所以学生的预习及课本剧一定要让学生在课下做好充足的准备,以免上课造成时间紧张。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