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优秀班主任发言稿 篇21

2024-07-16 来源:易榕旅网

  亲爱的各位亲爱的家长:

  大家好!

  今天我们的家长能够推掉外界的各种应酬坐在这,就最有力的证明了你们对孩子的爱,这对孩子来说是幸福,是自豪;对我们老师来说,是支持,是理解。总之一句话,那就是“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

  (1)经常和老师沟通。

  我常听到家长满脸歉意地对我说:“老师啊,我自己也没读多少书,什么都不懂,我就把孩子就交给你们老师了。”其实这种说法是不对的。在河北一个偏僻的山村里,有一位农村妇女把她的五个孩子都培养成了大学生、博士生。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师,要教育好学生,必须家长老师配合好。有的学生的做法是家长老师两头瞒,自己落得一个逍遥自在,结果可想而知;还有的孩子对老师的话表面是很听的,而背着老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假如我们提前做好了这部分学生的工作,我想至少可以使他们更进步一些,让小问题消灭于萌芽状态,所以我倡导家长多和老师沟通。

  (2)要全面而准确地估计自己的孩子。

  您的子女学习成绩好,并不意味着思想好,能力高;您的子女学习成绩落后,并不意味着思想差,能力低。由于孩子的个体差异,免不了成绩有好有坏,孩子由于不肯学习,导致成绩差,我们就应该适当的批评,如果孩子很尽力了,成绩却不怎么理想,我们更应该给他信心。时代变化了,人才的标准也在变化,分数不能决定一切,高分未必高能,只有素质综合,全面发展,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竞争和挑战。很多家长送学生上学,目标太明确,考高分,上大学是唯一的目标。至于学生的学习习惯、生活能力、交往能力、心理健康等方面都不关注。其实,对于一个人来说,会做人比会读书更重要;情商比智商更重要;心理健康比身体健康更重要。有些家长,学生一次考试不好就生气,可是,学生存在严重的思想道德行为习惯问题却无所谓,这是非常有害的。

  (3)教育孩子遇事多做自我批评,进行换位思考。

  作为家长要理智爱孩子,要正确地认识孩子的缺点和不足,不袒护孩子。在孩子和其他同学发生口角或矛盾,诉说自己受到的委屈时,先让孩子从自身找原因,不要总是帮孩子说话,不然会纵容孩子的缺点。当孩子受到老师批评时,要让孩子分析:老师为什么批评你?老师的批评教育是对孩子负责,表扬是爱,批评更是一种爱。一定要维护老师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不能在孩子面前议论老师的不足和短处,更不能贬低老师,一旦老师在他们心目中失去了应有的地位,那么连同这门功课,他们也会拒绝学习,这样的话您孩子的前途就葬送了。

  (4)注意观察孩子平时的一举一动

  作为家长一定要孩子注意观察孩子平时的一举一动,孩子学坏的第一步往往表现在:爱打扮自己、染头发、注重化妆、结交陌生朋友、抽烟、早恋等。孩子一旦学坏,会逐渐丧失学习兴趣,听不进老师的规劝,发展下去,其后果可想而知。现在有的家长忙着赚钱,忽视了对孩子关注,这样对孩子的教育的结果肯定是失败的!

  (5)不娇惯孩子、学会对孩子说不

  有句名言:再富不能富孩子。让孩子吃苦,培养孩子艰苦朴素对孩子成长是有利的。给孩子的钱要控制,并问孩子是怎么花的。我这里建议各位家长在家不要溺爱你们的孩子,让他们的生活有规律,不能由着孩子的性子来。俗话说严师出高徒,慈母多败儿。在我们家庭也一样,不要等到孩子有问题了,上网吧彻夜不归了,早恋了等等,这时你再去严格要求也晚了,所以我们决不能娇惯孩子。

  (6)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学习需要集中思想,集中精力,不要让家庭矛盾干扰影响到孩子;读书需要心静,做家长的有时就得做出牺牲。比如一些孩子在家学习的时候,尽量不要玩麻将、打牌等严重干扰孩子学习的事情。

  (7)不要给孩子带手机

  学生将手机带入学校,大多上网聊天,看小说。其他的就是上网玩游戏了。有的冒充家长跟班主任请假,以此逃学,所以家长千万不要给孩子带手机,在家尽量不要给他们玩手机,都是把手机当成了娱乐工具。

  (8)规划孩子的上课时间内晚上学习和生活

  家长要督促孩子有计划完成家庭作业,每天都需要家长在学生完成的作业最后位置签字确认。有学生因家长没有签字而大胆地抄袭作业或者第二天到教室时才补做作业。学生不是完成了作业就是完成了任务,而是要督促孩子及时复习和预习,这对提高成绩尤其重要。其次,家长要关注孩子的活动:是否进入游戏厅和网吧,同时要看适当控制孩子看电视的时间.

  (9)请假制度

  如果孩子没有特殊的事请家长不要给孩子请假,不要有一点小病或因一点小事就给孩子请假,这样不利于孩子意志力的锻炼,也容易让孩子产生厌学的想法。如果学生想请假,家长必须亲自用自己的(登记的号码)打电话,我们这样做的目的是怕学生撒谎而中途逃学。

  (10)要掌握孩子心理特点,注意与孩子沟通的方式

  初中阶段的学生们不喜欢家长们捕风捉影,一来就给学生上升到犯了不可饶恕大罪的高度,不给孩子解释申诉的机会,没说半句家长就开始臭骂,甚至一顿揍。最后双方不欢而散,破坏了感情,更破坏了彼此的信任。时间久了,隔阂多了,就再也不说话,不交流了,彼此也看不顺眼了。恶性循环也就来了。父母一定要细心观察,悉心引导。家长要尽量抽时间与孩子们在一起,经常与孩子沟通,学会平等地与孩子一起看待他们成长中遇到的问题。平时要和孩子多交流,询问学习生活情况,不能等成绩出来了,问题出来了才想到去关心孩子。另外要特别关注孩子的心理问题,尤其是青春期的早恋问题。独生子女容易以自我为中心,家长更应关注,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把握好尺度。注意方式和方法,避免产生激烈的对立局面。学生的要求,也不在于家长给他们买多少好吃的,多少好穿的,他们现在更多的需求不是物质上的,而是精神上的关心。有时候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慈爱的眼神就可以使他们很满足,充满动力了。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