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我将与大家一同遨游在诚信的天空下,一同探讨诚信的含义,一起追溯诚信的过去,一起展望诚信的未来。
“人无信不立”,早在两千年前孔子就为诚信对于人类的不可或缺定下了基调。“言不信者,行不果”虽然学说大相径庭,但墨子在对于诚信问题上却是与孔子不谋而合。“诚信为人之本”,近代中国的文学巨匠鲁迅;“正直诚实的生活道路,定会有一个问心无愧的归宿”。近代外国的建瓴丰碑高尔基。“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庄严古奥的《礼记》;“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浅显上口的市井俗语这一切的一切,都无不在告诉我们诚信对于人的重要,诚信对于心的重要。
古今中外有多少例子在呼喊着诚信的重要。
周幽王为博妃子一笑,公然用“狼来了”的手段,点燃狼烟散布出王都被敌人攻打,局面十分危机的'假象,让四方诸侯的调遣军队前来勤王,最后又让他们虚假一场。如此高贵的君王却如此失信与天下,自然在无形中播种下了动摇江山社稷的祸根,导致周朝最后被分裂为春秋时代,在诸侯国的胁迫下,名存实亡。
而战国时期秦国的著名的变法家商鞅。为了树立威信,在变法前下令在秦国都城南门外立一根3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把木头搬到北门,赏10金。人们不相信,无人搬动木头。商鞅把赏金长到50金。一男子把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他50金。商鞅这一举动,使人们感到他是个说话算数的人。于是商鞅的新法也获得了人们的信任。很快就在秦国推广了,为秦国日益强大,最终能统一六国立下了坚定的根基。
由此可见,做大事者,无信不立。诚信是那些有志于天地间的勇士所必备的,正是有了诚信,他们的品德和内心才会被众人所接受。
做大事时必有诚信,做小事时更需具有诚信。从那些一点一滴,我们才可以看到一个人真正的内心和灵魂。
古人曾彘,其妻为了哄孩子不哭,骗孩子说晚上吃猪肉。谁知道曾彘竟然当真牵来一头猪,对妻子说欺骗孩子,就相当于教导孩子变得不诚信,这是为人父母要坚决避免的。这件小小的家庭琐事,因其流淌的诚信光辉和为人父母的良苦用心而流传千年,至今都在给予我们新的启迪。
明代的大清官海瑞,人称“海青天”。在那个黑暗的年代数十年如一日的保持着清廉,至今还流传着“每年只在母亲生日时吃肉”,“每个任地的下属都称呼其为阎王”等清操厉冰雪的事迹。在他晚年过世时,这位传奇一生的人,没有留下任何豪言壮语或是立世名言,只是对着身边唯一的老仆人说,他死后送给兵部六钱银子,因为兵部以前多给了他那么多,他应该还回去。这才是真正伟大的人,无论是从大事,还是小事,都能表里如一的散发出由内而外的,不可逼视的光芒。据说海瑞入殓的时候,整个城里认识或不认识,打过或没打过交道的百姓都自愿为海瑞去送行,沉默而悲壮,在冷风呼啸的早晨,排了几十里之遥。
或许只有人民,才能真正评价这个在一生中最后时候都守信如初。
可见诚信在做大事之余还可以在细节上帮助你完善自我,让你能在更高的平台上展现自我的价值,实现自我的报负。
作为“一诺千金”的出处,汉初有个将军季布,为人极为守信,赢得了“千金不如季布一诺”的称呼,结果在他被高祖刘邦悬赏的时候,许多人冒着诛九族的危险来救他,保他性命无虞。诚信对于季布来说,不仅是一种结交朋友的方式,更是他能够为理想放手一搏,流芳百世的可靠保障。
可是在近代的中国,有少人渐渐遗忘了这个可贵的美德?前几年的各种食品问题,从空壳奶粉伊始,瘦肉精,一滴香,苏丹红各种问题层出不穷!让所有的中国人都在为食品问题倍感焦虑。甚至一度出现了过多的中国人买外国的奶粉,导致外国奶粉供不应求,从而限购的可悲场面。还有更可悲的道德问题,老人无人敢扶,官员无人不贪,让我们一次又一次为打黑新闻爆出的内幕“叹为观止”,让我们一次又一次从那些虚假的面具下看不到光明。
究竟何时才是终结?
诚信是对他人和社会的一种承诺、一种保证,诚信就是一诺千金。作为中职生的我们,又该如何面对守信?
以“诚信明义”为基础,以“诚信”为前提,确立约定,信守承诺,真诚相对,和睦相处,实现“自立”,做到“慎独”,求真务实,言行统一,努力营造一个好的系风、班风和舍风,共创团结协作、健康向上、充实美好的中职生活,使自己不断进步,尽快成长为合格的“四有”人才。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我辈读书人养就一腔浩然之气,是必用诚信来究其学之道也。愿我们从自己做起,诚信为人,诚信为师,向着曾经的荣耀再度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