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案只是公安机关认为有犯罪可能,并侦察案情的一种行为,需要检察院批准才能逮捕犯罪嫌疑人。立案后,公安机关会展开调查,如有证据才能传唤嫌疑人。没有具体时间规定,投诉也无效。是否立即抓人要根据情况而定。
法律分析
立案,只代表公安机关认为有刑事犯罪的可能,主要目的是侦察案情。如有需要,公安机关报检察院批准,可以对犯罪嫌疑人进行逮捕。公安机关立案后,会展开调查,如嫌疑人确实构成犯罪,公安机关掌握了证据,可以对其传唤,如没有证据是不能传唤的。没有具体的时间规定。可摧问办公单位案件进度,投诉是不起任何作用的。立案后是否马上抓人,要视情而定。
拓展延伸
公安局对证据的掌握是否影响定罪及抓人的结果?
公安局对证据的掌握在定罪及抓人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准确、充分的证据是确保定罪的基础,也是抓人行动的法律依据。公安局通过调查、收集、分析证据,可以确定犯罪嫌疑人的行为和罪责。如果公安局能够掌握有效的证据,那么定罪和抓人的结果往往更加有力、可靠。相反,如果证据不足或不可靠,可能导致定罪不成立或抓人行动失败。因此,公安局在办案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法律程序,确保证据的合法性和可信度,以保证定罪和抓人的结果的公正性和合法性。
结语
公安机关立案并展开调查,是为了侦察案情并确定犯罪嫌疑人的行为和罪责。准确、充分的证据是确保定罪和抓人的基础,也是行动的法律依据。公安机关在办案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法律程序,确保证据的合法性和可信度,以保证定罪和抓人的结果的公正性和合法性。立案后是否马上抓人,要视情而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八十三条公安机关在异地执行拘留、逮捕的时候,应当通知被拘留、逮捕人所在地的公安机关,被拘留、逮捕人所在地的公安机关应当予以配合。
第八十四条对于有下列情形的人,任何公民都可以立即扭送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处理:
(一)正在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
(二)通缉在案的;
(三)越狱逃跑的;
(四)正在被追捕的。
第八十五条公安机关拘留人的时候,必须出示拘留证。
拘留后,应当立即将被拘留人送看守所羁押,至迟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除无法通知或者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通知可能有碍侦查的情形以外,应当在拘留后二十四小时以内,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有碍侦查的情形消失以后,应当立即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