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长春的伪满时期日本建筑
摘要: 长春是一个比较年轻的城市,仅有180余年的历史。它起源于伊通河沿岸的“长春堡”。清政府嘉庆5年(1800年)开始在此建立地方行政机构“长春厅”。1865年建筑城垣,占地5平方公里。 而长春的建筑真正进入了重要的转折点是自1896年帝俄侵入东北。
关键词: 伪满、兴亚式
涉及到的问题:
·长春市有哪些日本建筑?
·这些建筑有什么特点?
·这些建筑是在什么时间留下的?
·现在这些建筑对长春的城市环境规划有什么影响?
·当时这些建筑都做什么用?
名词解释:兴亚式建筑风格,这种略带中国风格的建筑,称为兴亚式(复兴东亚之意)或帝国冠帽,不仅立面试图给人以压倒性的气势,平面也多作“日”字形或者“亚”字形隐含军国主义侵略扩张意图,特别能展现出最高司法机关的权威性,给人以压迫感。
正文:
长春是一个比较年轻的城市,仅有180余年的历史。它起源于伊通河沿岸的“长春堡”。清政府嘉庆5年(1800年)开始在此建立地方行政机构“长春厅”。1865年建筑城垣,占地5平方公里。
而长春的建筑真正进入了重要的转折点是自1896年帝俄侵入东北。
攫取中长铁路筑路权,在长春建起俄国人居住区。1906年日俄战争结束,在长春的帝俄权益为日帝所取代,1908年日帝为扩大“满铁附属地”,开始建设长春火车站,其后又开辟商埠,1931年“9.18”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我国整个东北地区,长春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1932年3月1日,日本帝国主义扶持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成为傀儡政权——“满州帝国”,将长春定为“国都”,改名“新京”,成为日本帝国主义统治东北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抗日战争胜利后,我军于1946年4月14日曾一度解放长春。但1946年5月23日国民党的魔爪又伸入长春使长春的经济和各项事业遭到了严重破坏,城市生产和人民生活濒临绝境。1948年10月18日,长春重新获得解放,被确定为特别市。1953年改为中央直辖市。1954年划归吉林省,随后省会迁至长春,成为吉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以上是长春的历史,从这里不难看出,这里会受到很多外来的文化的影响,首先是帝俄进入东北时期,之后是日本侵入,最后才是解放后……
可以说长春的建筑相对其他城市来说是起步较晚的,而在文章里我重点要说的是日本侵略时期在长春留下来的建筑对长春未来的建筑影响。
www.3722.cn 中国最庞大的资料库下载
日本在长春留下了伪满洲国的八大机构建成于1936年。八大部各幢大楼的建筑风格都不相同,集中西方风格为一体,既有外观宏伟的大楼,又有垂花拱门的庭院。在新民大街两侧,满是高大挺直的杨树,这八幢建筑附。这八个大部分别是交通部、经济部、军事部、民生部、司法部、外交部、文教部、兴农部。
它们在当时都拥有各自的作用,这些在历史角度上是中国人的耻辱,但是我认为从建筑的角度去观察这些建筑物它们都是难得的建筑财产。
下面我具体谈下这些部门的情况:
交通部:现在位于白求恩预防医学院史建于1932年。它的职能是管理公路、邮电、航空。水运交通旧址建于1935年,四层,西翼三层,底下一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深红色琉璃瓦,敖顶典型的兴亚式风格。
经济部:现在为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医院,现在的医大三院。前身为伪满财政部,是掌管财务买卖、货中、金融。
军事部:现在的医大一院,1943年以前为军政、治安部,是伪满洲国群的首脑机关,主要职能是掌管军事,用兵适宜,是日军镇压抗日力量的爪牙和帮凶。旧址建于1935年,占地5万多平方米,原为四层,1970年又接建一层,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中西折中主义的“兴亚式”风格,现在位于新民大街1号。
民生部:现在为省石油化工设计院。1937年由伪满民政组建而成,其职能是掌管教育、礼教、保健、民生振作,民生安定事宜。强制劳动力,为日本侵略战争服务,旧址建于1937年,钢筋混凝土结构,主楼二层,地下一层,建筑面积5千余平方米,位于斯大林大街77号。
司法部:现医大校部,掌管司法事宜,新民大街6号。
外交部:现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办公,在建设街30号,现在的解放军四六一医院住院部,是伪满时期的综合法衙,此旧址竣工于1936年,建筑面积一万六千余平方米,地上五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正中塔式楼顶,外表圆角曲线型。伪满国最高检查厅,最高法院。伪满新京特别市高等法衙均设在这里,新民广场东南。
文教部:现东北师大附小,原建筑两层,中间有一个长形高起的部分,现在这一部分已经拆除,建筑为四层,在自由大路18号。
兴农部:现师大附中,自由大路20号,现在改造为四层,原三层。
除了这些以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建筑,它就是伪满洲国国务院旧址:位于新民大街2号,现为白求恩医大基础教学楼。始建于1933年2月,原为总务厅和参议院的办公楼,是国家二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伪国务院是伪满洲国的中枢机关,掌理行政事务,在东北沦陷的那些年中,伪满洲国国务院成为日本军国主义奴役东北的一个机构。
该建筑外观呈“山”字型,当中的屋顶呈塔状。主体建筑共五层,两翼各四层,在出入口门厅处,立着二根方边柱和四根圆柱。楼顶以棕色琉璃瓦覆顶,外墙饰以咖啡色瓷砖贴面。
在长春最有影响力的建筑并不是上述建筑,而是位于长春市东北角的光复路上,占地面积12公顷,是伪满洲国傀儡皇帝爱新觉罗·溥仪的宫殿,他在从1932年到1945年间曾在这里居住。伪满皇宫的主体建筑是一组黄色琉璃瓦覆顶的二层小楼,包括勤民楼、辑熙楼和同德殿,这三座小楼风格独特,是中西式相结合的格局。
伪皇宫可分为进行政治活动的外廷和日常生活是内廷两部分,现分别辟为伪满皇宫陈列馆和伪满帝宫陈列馆。外廷(皇宫)是溥仪处理政务的场所,主要建筑有勤民楼、怀远楼、嘉乐殿,勤民楼是溥仪办公的地方。此外还有花园、假山、养鱼池、游泳池、网球场、高尔夫球场、跑马场以及书画库等其他附属场所。内廷(帝宫)是溥仪及其家属日常生活的区域,其中辑熙楼是溥仪和皇后婉容的居所,是日常起居之处;同德殿是“福贵人”的居所,另外还设有一些娱乐设施。如今,帝宫的一部分已辟为吉林省博物馆,展出高句丽、渤海、辽、金等在东北建立的封建王朝的史料。
可以说这段时间内,日本人在长春留下了很多的建筑遗产,虽然这些不是什么光彩的东西,在历史上有的甚至是国家的耻辱,但是这些从建筑角度却是难得的遗产,首先说四六一医院,它的外墙装饰上大胆地采用了当时最高超的陶瓷贴面,这种技术现在才拥有,当时我们中国的施工水平,还有我们的建筑材料发展不到这个地步。除了这些,他们还在混凝土里下了很大的工夫,他们将混凝土的强度提高了很多倍,使它们坚硬无比,比如在拆除航空院小区时遇到了很大的麻烦,一些伪满时期留下的日本住宅的拆除工作遇到了很大的麻烦,由于混凝土的成分不同,给拆除带来的很大麻烦,据说它的抗震等级远远大于长春的抗震等级。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它也从另一个方面给长春的建筑史带来了一个冲击,这些新技术的产物,给我们人民带来的不仅仅是建筑上的冲击,更多的是文化上的冲击,这种冲击促使了我们建筑的发展,之后的长春诞生了许多非常棒的建筑,我们可以把目光转到现在,光大银行是我们长春建筑史另一个里程碑,虽然它并不是建筑风格的创新,而仅仅是结构上采用了钢结构,但是这是从无论技术和材料上的一次创新。
结束语:我们不得不从以上大量的资料里赞叹当时的日本建筑工艺,仅仅是从他们先进的施工技术上,从建筑的角度去分析,除了建筑单体以外,日本人在长春做了一个相当庞大的城市规划,以现在的人民广场为中心做了大规模的规划,这个工程的规模即使拿到现在也是个相当庞大的,虽然建筑里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但是我们从这些建筑里确实可以学习到许多的东西,作为一个建筑史来看,这是个里程碑,虽然带有了很浓重的帝国主义色彩,但是从建筑角度上来说它可以作为长春建筑发展史上的财富,推动了长春建筑的发展。
参考文献:戚勇、杨远照著《伪满长春建筑风格浅析》《华中建筑》1988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