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工程公司企业标准危害和环境因素辨识与评价实施办法

2024-07-16 来源:易榕旅网

河北省电力建设第一

 

工程公司企业标准危害和环境因素辨识与评价实施办法

            

2001年9月25日发布实施                                    QB 553-02-00

                                                                           

1  目的

    为了规范公司范围内的危害和环境因素辨识与评价工作,使该项工作更具科学性,特制订本办法。

2  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范围内对职业危害和环境因素的辨识与评价工作。

3  引用文件(无)

4  术语和定义(无)

5  职责

5.1  公司安全监察部是危害和环境因素辨识与评价工作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全公司范围内的危害和环境因素辨识与评价的组织工作。

5.2  项目部负责组织对本工程项目的危害和环境因素辨识与评价组织领导工作,并负责将危害和环境因素辨识与评价结果及时通报公司安全监察部。

5.3  专业公司负责组织对本专业公司承揽的施工项目的危害和环境因素辨识与评价工作,并负责将危害和环境因素辨识与评价结果及时通报项目部安全管理部门。

6  具体内容

6.1  危害辨识与评价

6.1.1  危害辨识与评价的工作步骤

    a) 选择施工现场或部门中的作业活动;

    b) 识别电力施工活动中的危险因素;

c) 对危险因素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

危害和环境因素辨识与评价实施办法                            QB 553-02-00                                               

 

d) 确定重大危险。

6.1.2  具体实施

6.1.2.1  选取作业活动对象

    根据公司电力建设活动的特点,作业现场的活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 前期施工准备;

    b) 基础施工阶段;

    c) 主体结构阶段;

    d) 安装阶段;

    e) 调试运行阶段;

    f) 其他辅助活动(包括大型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厂内车辆运输,供电等)。

6.1.2.2  危害的识别

(1)  对公司内的危害可分为八大类,即:机械类、电器类、保护类、材料类、环保类、行政卫生类、其他类别。

(2)  危害辨识的方法:

    a) 询问和交流;

    b) 现场观察;

    c) 查阅有关记录;

    d) 安全检查表;

e)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

(3)  危害辨识的内容

    a) 工作场地特点,如高空、井下、孔洞、容器内、带电、交叉作业,场地狭小,安全装备无法使用等,可能给作业带来的危险因素;

b) 工作环境的情况,如高温、高压、易燃、易爆、辐射、有毒有害气体、粉尘、缺氧等可能给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和人身安全造成的危害。工作中使用的机械、

危害和环境因素辨识与评价实施办法                            QB 553-02-00                                               

 

设备、工具、材料等给作业人员带来的危害或设备异常;

    c) 操作程序以及工艺流程的颠倒、操作方法的错误等可能给作业人员带来的危害或设备异常;

    d) 作业人员的身体条件与所从事工作的要求不相适应,或者作业人员的自身素质(技术素质、作业的熟练程度、安全素质)的局限给作业人员带来的隐患;

    e) 管理制度不健全、措施不完善给作业人员或机械设备带来的危害;

f) 其它可能给作业人员带来危害或造成设备异常的不安全因素。

6.1.2.3  危险评价

    对作业过程中的危害采取安全检查表法、专家判断法等进行评价,评价时要考虑危害在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和将来)、三种状态(正常、异常和紧急)情况下的危险,通过定量评价法分析危害导致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确定危险的大小。定量评价主要采取作业条件危险评价法。

    作业条件危险评价法是用与系统风险率有关的三个因素指标值之积来评价系统人员伤亡风险的大小,这三种因素是:

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E——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

C——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

D=LEC

其各自的取值如下:

 

 

 

 

 

危害和环境因素辨识与评价实施办法                            QB 553-02-00                                               

 

L的取值一览表

 

分值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10

完全可以预料

6

相当可能

3

可能,但不经常

1

可能性小,完全意外

0.5

很不可能,可以设想

0.2

极不可能

0.1

实际不可能

E的取值一览表

分值

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10

连续暴露

6

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

3

每周一次,或偶然暴露

2

每月一次暴露

1

每年几次暴露

0.5

非常罕见地暴露

C的取值一览表

分值

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

100

10人以上死亡

40

2——9人死亡

15

1人死亡

7

伤残

3

重伤

1

轻伤

D的取值一览表

D值

危险程度

危险等级

>320

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

5

160——320

高度危险,要立即整改

4

70——160

显著危险,需要整改

3

20——70

一般危险,需要注意

2

<20

稍有危险,可以接受

1

6.1.2.4  确定重大危险

重大危险的辨识与评价是公司制订职业安全卫生目标的基础,可从以下两个方面来

危害和环境因素辨识与评价实施办法                            QB 553-02-00                                               

 

确定重大危险:

  1.   评价人员的经验判断(定性评价)

凡具备以下条件的均应判定为重大危害:

    a) 不符合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

    b) 相关方有合理抱怨和要求的;

    c) 曾经发生事故,且未采取有效防范、控制措施的;

d) 直接观察到可能导致危险的错误,且无适当控制措施的。

(2)  依据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的结果,属于极其危险和高度危险的危害应上报公

司,由公司控制;很危险或可能危险的危害由各项目部或相关责任部门控制,上报公司;稍有危险的危害由各作业岗位自行控制。

6.2  环境因素辨识与评价

6.2.1  环境因素辨识与评价步骤

a) 选择施工现场各部门中的作业活动、产品和服务;

b) 识别活动、产品和服务中的环境因素;

c) 对环境因素的定性和定量评价;

d) 确定环境影响,建立重大环境因素清单。

6.2.2  具体实施

6.2.2.1  选取活动、产品和服务对象

  1. a) 前期施工准备;

b) 基础施工阶段;

c) 主体结构阶段;

  1. d) 安装阶段;
  2. e) 调试运行阶段;
  3. f) 其他辅助活动(车队、生活区、办公区的管理)。

危害和环境因素辨识与评价实施办法                            QB 553-02-00                                               

 

6.2.2.2  环境因素的识别

(1)  环境因素的分类

对公司内的环境因素可分为六大类,即:

a) 大气排放;

b) 水体排放;

c) 废物管理;

d) 土地污染;

e) 原材料及自然资源的使用;

f) 当地其他环境和社区问题。

(2)  环境因素识别方法

通常可选用以下一种或联合使用以下方法:

    a) 现场观察;

  1.  b) 查阅有关资料记录;
  2.  c) 问卷调查;
  3.  d) 测量;
  4.  e) 专家咨询。

6.2.2.3  环境因素的评价

(1)  对危害环境的因素,先采用现场观察和查阅有关资料记录的方法,进行环境因素识别排查,然后采用多因子评分法进行评价。评价时需考虑以下因素:

    a) 污染物排放对环境影响的范围;

  1.  b) 污染物排放对环境影响的程度;
  2.  c) 污染物产生量;
  3.  d) 污染物排放发生的频次;
  4.  e) 法规符合性;

危害和环境因素辨识与评价实施办法                            QB 553-02-00                                               

 

  1.  f) 公众、媒体和社区的关注程度;
  2.  g) 万元产值/年消耗量;
  3.  h) 可节约程度。

(2)  评价得分:

    环境因素的影响的大小,以M表示

    M=a+b+c+d+e+f,    M1=g+h

    当M 、M1值越大,对环境影响程度越大,表示急需解决问题。各因子的评价

系数如下:

评价因子a

影响范围

全球范围

a=5

周围社区

a=4

厂界内

a=3

员工十人以下

a=2

操作者本人

a=1

评价因子b

影响程度

严重

b=5

一般

b=3

轻微

b=2

评价因子c

产生量

c=5

c=3

c=2

 

 

 

 

危害和环境因素辨识与评价实施办法                            QB 553-02-00                                               

 

评价因子d

发生频次

持续发生

d=5

间歇发生

d=4

夜间发生

d=3

白天发生

d=2

偶然发生

d=1

评价因子e

法规符合性

超标

e=5

接近超标

e=3

达标

e=2

评价因子f

社会关注程度

f=5

一般

f=3

f=2

评价因子g

万元产值/年消耗量

g=5

g=3

g=1

评价因子h

可节约程度

加强管理可明显见效

h=5

履行工艺可明显见效

h=3

较为节约

h=1

当M>15,M1>7时,为重大环境因素

6.2.2.4  确定重大环境因素

    重大环境因素的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