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安全系统工程知识

2024-07-16 来源:易榕旅网

http://www.xunion.net/misc.php?action=viewratings&tid=3212&pid=31654安全系统工程知识

 

安全系统工程

安全系统工程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结合工程学原理及有关专业知识来研究生产安全管理和工程的新学科,是系统工程学的一个分支。其研究内容主要有危险的识别、分析与事故预测;消除、控制导致事故的危险;分析构成安全系统各单元间的关系和相互影响,协调各单元之间的关系,取得系统安全的最佳设计等。目的是使生产条件安全化,使事故减少到可接受的水平。

安全系统工程的发展过程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1.军事装备零部件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问题研究。始自20世纪50年代末期美国的军事工业。后来发展到其他工业生产部门,使可靠性管理与质量管理相对分工。2.工业安全管理开始引起系统工程方法。如60年代初应用事故树分析法(FTA)和故障类型影响分析法(FMEA)等。3.从60年代中期开始,引用了系统工程计划的方法,对系统开发的各阶段,如计划编制、开发研究、制造标准、操作程序等进行安全评价。4.70年代以后是安全管理和工程广泛使用系统工程方法,形成了安全系统工程学科。
安全系统工程不仅从生产现场的管理方法来预防事故,而且是从机器设备的设计、制造和研究操作方法阶段就采取预防措施,并着眼于人——机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保障系统的安全。

安全系统 由与生产安全问题有关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若干个因素结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在工业企业里,人——机系统、安全技术、职业卫生和安全管理构成了一个安全系统。它除了具有一般系统的特点外,还有自己的结构特点。第一,它是以人为中心的人机匹配、有反馈过程的系统。因此,在系统安全模式中要充分考虑人与机器的互相协调。第二,安全系统是工程系统与社会系统的结合。在系统中处于中心地位的人要受到社会、政治、文化、经济技术和家庭的影响,要考虑以上各方面的因素,系统的安全控制才能更为有效。第三,安全事故(系统的不安全状态)的发生具有随机性,首先是事故的发生与否呈现出不确定性;其次是事故发生后将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在事先不可能确切得知。第四,事故识别的模糊性。安全系统中存在一些无法进行定量的描述的因素,因此对系统安全状态的描述无法达到明确的量化。安全系统工程活动要根据以上这些特点来开展研究工作,寻求处理安全问题的有效方法。

安全系统分析根据设定的安全问题和给予的条件,运用逻辑学和数学方法来描述安全系统,并结合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有关理论和概念,制定各种可行的安全措施方案,通过分析,比较和综合,从中选择最优方案,供决策人员采用。
由于安全系统有自己的某些特点,故系统安全分析与一般的系统分析有如下不同点:
1.分析目的的相反性。一般系统分析目的在于对正常运行系统进行分析辨识,以提高系统功能和经济效益,这种分析是常规分析。而系统安全分析目的,在于对可能破坏系统运行的潜在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因此必须进行深入细致的剖析,运用工程逻辑及其他有关方法,对有关因素及危险的因果关系作出合科逻辑的思维推理和判断。

2.分析结果的随机性。由于安全系统是工程系统、管理系统和社会系统有机结合的特殊系统,是大量偶然因素作用的多变量的随机系统。因此,对系统存在的危险性及其大小、潜伏地点、传递关系以及可能波及的范围等的分析存在着一定的不确定性。分析结果的量化以概率型为主。概率为1表示事件必然发生,概率为零表示事件不可能发生,概率介于零和1之间则表示各种发生难易程度不同的事件。系统安全分析的技术方法主要有:安全检查表、鱼刺图、事件树分析、事故树分析等30余种。随着生产的不断现代化,安全系统分析方法将越来越多样化。D

因为系统安全分析的对象是系统存在的危险性,所以这种分析又称为“危险分析”。中系统安全管理 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目的在于建立系统安全程序要求,保证系统安全任务和活动计划实施和完成,并使之与全面的系统程序要求相一致。
系统安全管理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安全问题,全面分析整个系统,并对系统中各子系统的交界面给予特别的强调,在系统寿命周期的早期阶段应用系统安全管理,会得到最大的效益。系统安全管理主要在给定条件下,最大程度地减少事件损失,并且尽可能地减少因安全问题对运行中系统进行的修改。系统安全管理通过制定并实施系统安全程序计划进行记录,交流和完成管理部门确定的任务,以达到预定的安全目标。
系统安全管理的主要目标是在任务和程序要求相一致的条件下,取得最大程度的安全,并保证管理部门在进行试验,制造,运行的决策之前能充分了解剩余风险,从而在决策时予以重视。

系统安全管理的四个主要阶段是:1.计划阶段,确定系统目标和系统安全任务,决定达到目标的方法,根据系统特征,硬件部分的复杂性,单位成本,发展过程,程序管理结构,硬件部分对安全的重要性等信息,适当地拟定系统安全程序计划,并在运行中对其进行周期性检查和必要修改。2.组织阶段,确定执行任务的人选,进行任务和活动的管理分配,这些任务包括:确定及评价潜在的关键安全领域;建立安全要求;控制、消除有关危险和风险评定的决策;危险和风险信息的交流和记录;安全程序复查和审核等。3.指导阶段,在进行权力分配时,主要考虑各部门的不同责任,基层管理部门主要负责并及时完成安全任务的大多数,系统安全管理部门则负责系统安全任务及使高层管理部门认识剩余风险等。明智的管理决策应建立在对风险的充分认识之上,因此,风险评价应是关键点检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建立系统安全管理与日常安全管理程序和直接的安全问题之间的联系,也应是指导阶段的重要工作。4.控制阶段,主要有四个部分,测量系统输出、将其与理想输出做出比较,当有重大差异时加以矫正,符合要求时继续正常工作。如果系统输出与实际输出有重大差异时,应确定采用何种安全技术措施加以矫正并实施。

系统安全程序 系统安全管理和系统安全工程的任务和活动的结合体。作用是在系统寿命周期内所有阶段及时、经济、有效地满足系统安全要求,提高系统运行效能。系统安全程序和四项基本内容:完成系统安全任务的方法;执行任务的合格人选;各级管理部门执行工作的权力及确保工作完成所需的人力物力资源。系统安全程序的主要目标是:

1.设计具有及时、经济效果的安全系统;

2.在系统整个寿命周期内识别、评价和消除系统内的风险,或将有关风险减少到管理部门可接受的水平;安全工程技术,注册工程师,法律法规,国家标准,免费资源,电话短信,JAJAH,MV,VOIP
3.分析并应用以往的安全数据,包括其他系统的经验、教训;

4.在采纳和使用新的设计方案、新材料、新的生产和测试技术时,寻求最小风险;
5.在程序的初始阶段提出安全风险评价;

6.保持对已确定危险的闭环控制;
7.在更改设计、构型或任务要求时,使风险保持在管理部门可接受的水平;中国安全工程联盟论坛
8.在研究、设计和购买系统时,同时考虑安全问题,以尽量减少后期更改的耗费。使系统安全程序行之有效的关键是上级领导部门的大力支持,系统安全任务和目标的一致,合乎要求的执行系统安全的人选,及完善的系统安全程序计划。

系统安全程序计划 对实现系统安全程序所采用的方法的说明。其中包括组织职责、资源、完成方法、进度审查、工作深度及其它工程、管理工作和有关系统的综合协调等。拟定系统安全程序计划的目的在于详细说明在整个系统寿命周期内,识别、评价和消除危险,并将关风险减少到管理部门可接受的水平所需的系统安全管理和系统安全工作的工作,为合同双方互相了解以实现系统安全目标奠定基础。

系统安全程序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系统安全程序的范围和目标;系统安全组织;系统安全程序的进度和关键点;系统安全要求和准则;危险分析;系统安全数据;安全验证,程序审查;训练;事故和危险故障分析和报告;系统安全接口等。

系统安全程序计划应当确定系统安全程序的范围和目标,其范围包括系统各子系统的边界,系统安全管理的任务和活动,系统安全工程的任务和活动等。其目标有长期目标及短期目标。长期目标即确定系统和子系统的可接受风险限值及应采取的行动。短期目标,即为实现长期目标所必需的任务或活动;应当说明系统安全组织的作用或职职能,阐明各有关人员及组织的职责和权力,应当确定系统安全程序的进度和关键点,以便于评价系统安全工作的效果,确定系统安全任务的详细日程安排,确定诸如设计分析、试验和论证等适用于系统安全程序但应在其它工程研究中的进行的系统任务;应当描述各种系统安全要求,设计标准,风险评价进程及被用来论证消除和控制危险的循环过程的控制;应当描述用来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以确定危险及其原因和影响的分析技术和形式,推荐修改方案,每一技术所应用的系统层次及合同各方危险分析结果的综合;应当描述研究、分析有关的危险或事故历史数据的方法,确定各种数据的内容、方式及其处理方法;应当说明严格的试验要求以保证验证安全性能,实验信息的反馈过程以及时进行设计修改和论证,保证安全地进行所有实验。应当说明对所有有关人员应进行的安全培训,应当说明对事故和危险故障的分析过程以提醒有关部门及时制定对策,应详细确定系统安全和所有其它专业安全技术如核安全、化学和生物安全等之间的交界面及其它保障技术,如维修、质量控制、可靠性、人机工程之间的交界面等。
系统安全程序计划是系统安全程序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编制给定系统的系统安全程序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对其内容进行调整和增删,这主要取决于系统的性质,对系统的使用要求,系统安全程序计划也应随系统的变化不断地加以充实和调整,以达到真正消除和控制系统危险的目标。
系统安全数据 在系统安全程序计划实施过程中,进行系统安全分析、评价所需的数据。这类数据主要来自在系统安全程序实施之前系统的历史上的危险或灾害事故数据,类似系统的事故数据和现行程序的早期记录等。数据的内容包括:事故报告;事故可能性;故障频率;试验结果;以往的系统安全分析;可靠性分析及人的因素数据等。系统安全数据可用作防止设计缺陷和系统安全性评价的标准以及用以显示系统发展趋势。这些数据具有重复使用的特性,将这些数据和其他数据源联用并加以收集和保存,对进一步查明系统危险和进行系统安全评价是十分必要的。
美国军用标准MIL―STD―882B《系统安全程序要求》对系统安全程序计划中系统安全数据的描述、分析、研究、交付和保存均有明确规定。
系统安全优先次序 为了满足系统安全要求和消除、控制已判定危险的措施的优先次序。系统安全程序的总目标是要设计不含有危险的系统,然而,大多数复杂系统的本质决定了设计安全无危险的系统是不可能的。在进行危险分析时,危险会被识别出来,并应采取措施消除与控制。系统安全优先次序规定了满足系统安全要求及减少风险采取的措施应遵守的次序。可采取的措施及优先次序如下:
1.最小风险设计,通过设计消除危险。如果已判定的危险由于某种原因不能通过设计消除,则应通过对设计方案的选择,采用减小能量释放的可能性,或减少能量释放后果的严重度等方法加以控制,将有关的风险降低到管理部门规定的可接受水平。
2.应用安全装置,若不能消除已判定的危险且不能通过设计方案的选择降低有关风险,则应使用固定的,自动的或其它安全防护设计或装置,采用隔离、转移、屏蔽等手段使风险降低到可接受水平。并在必要时,对潜在的失效进行周期的检查。

3.采用警告装置,当设计安全装置仍不能有效地消除已判定的危险或充分地降低有关风险时,则应采用警告装置探测危险状况,并适时发出报警信号以达到及时消除危险或提醒人们转移的目的。危险状况的探测方法有识别关键参数和确定关键限值等。报警装置及信号设计应考虑尽量在同类系统内标准化,减少人员做出错误反应的可能性,并对人员进行适当的培训。
4.建立规程和实行培训。如果通过以上手段仍不能消除或足够地减少有关危险,则应制定规程和实行培训,这包括紧急状态的训练,警告标志,注意事项等书面形式提醒,对高风险作业人员的选择、训练及合格证制度;对较低风险作业人员的一般训练,个人防护用品和设备的使用及训练等,如无特殊情况,对于具有第Ⅰ、Ⅱ类危险的方式作为唯一的减少风险的方法。
系统安全性 系统在规定的条件下,按规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运输、贮存和使用时,即使丧失了规定的功能,也不致引起人身、物质等重大损失的能力。
系统在运输、贮存和使用过程中,存在着许多不安全因素,其中有的是隐伏于系统本身之中如电、气、液、射线等,始终存在着泄漏的危险;而传动部分,则有伤及人员的可能。
保证系统的安全性,首先必须在系统设计阶段采取有效措施。如对电、气、液、放射线的传导和贮存部件采用高可靠性设计,传动部分加装防护罩;设置自动保险,保证在系统即使丧失了规定功能的情况下仍是安全的,如铁道系统设置红灯,当铁轨出现异常,红灯会自动亮起来,阻止列车行进。这样,铁道系统虽丧失了按规定时刻完成运输任务的功能,却保证了安全。此外,还可利用色谱、发光、发声、压力等物理现象来设计安全保障装置,使系统即使被错误地操作或触动,也是安全的。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