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记承天夜游》《谢道韫咏絮》教学设计(沪教版)教案

2024-07-16 来源:易榕旅网

三 《短文两篇》(《记承天夜游》、《谢道韫咏絮》)

上海市世界外国语中学  郑英杰

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读的基础上,体会文中比喻的修辞技巧。

2、通过文本的比较阅读,启迪学生深入体会写景文言文的精妙,并培养欣赏自然的兴味。

说明:

《记承天寺夜游》描写作者在夜晚时,到承天寺邀请朋友一同散步赏月的情景。全文首先点明夜游的时间,地点和缘由;其次用比喻的手法,生动描写作者对庭中的夜色、竹柏的感觉;最后借景抒情,就眼前的如水月光、竹柏疏影发抒感触,暗示自己不汲汲于名利,不为俗务所累,同时也表现了他开朗脱俗的心境和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

《谢道韫咏絮》选自《世说新语》,这一则被编入书中“言语”一门,文章只将谢家子弟咏雪一事的始末客观地写出,未加任何评论,但作者的意图是明显的,谁的“语言”好,谁的不好,可一望而知。这正是本书叙事的优点。“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文章第一句交代咏雪的背景。短短的十五个字,涵盖的内容相当多。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全都说到了。接着写主要事件咏雪。 “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答案可能不少,但作者只录下了两个:一个是谢朗说的“撒盐空中”;另一个是谢道韫说的“柳絮因风起”。主讲人对这两个答案的优劣未做评定,只是“大笑乐”而已,十分耐人寻味。作者也没有表态,却在最后补充交代了谢道韫的身份,“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他赞赏谢道韫的才气。

我们要把握好两篇写景文章的共通点,如大量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再如古文含蓄的表情达意的手法。通过文本的比较阅读,让学生更深入地体味两篇写景古文的精妙之处,进而学会观察自然、亲近自然、描绘自然、感悟自然。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结合书上及老师补充的注释,理解文章的整体含义,借助品读、比较等方法,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情感,体会其写作手法在传情达意上的作用。

2、    难点:感悟“景”背后的“情”,领悟文字背后的弦外之音。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你可曾在窗口托腮,仰望着变幻莫测的白云发呆;你可曾站在湖边,看着波纹阵阵出神;你可曾手捧雪花,看着它融化成水……(可以出示几张自然景观的图片)请试着用生动的语言来说说你曾看到的美景

说出一些自己看到自然景物时的感受

激发学生兴趣,为进入文本阅读打基础

初读课文

疏通文意

请同学们结合注释自读课文:

预设:

1、分别朗读课文并注音

2、同桌互译课文

2. 老师:释疑重点词句

(参见后面的“参考译文”)

自由阅读:

1、  注音

2、  互译课文,圈出不理解的词,划出难解释的句。

3、  思考、提问、注解

引导学生,读懂文本,自主解决文言词句的解释

比较体会

深入感受

1、  品读两篇短文中精妙的咏物名句;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比较:“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注意】把握本体、喻体及其相似点

2、  体味“弦外之音”

(1)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如何理解“闲人”二字?)

(2)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为什么“公”笑而不议?为什么文末还要介绍谢道韫的身份?)

思考、交流;得出答案

1、(1)月光如水——灵动柔美;竹柏之影如水中藻荇——隐现婆娑;

(2)雪若盐、柳絮

比作“盐”只写出了雪的白,而“柳絮”却能把雪的色、形以及其飘扬状形象地描述出来。

2、参考“课文理解”

通过比较,了解文章特点:比喻精妙、语言凝练

延伸运用

1、  请学生摘抄或自拟一些咏物写景的名句

2、  比较写同类景观的句子,请说说学生更喜欢哪一句

1、  查阅书籍、搜索网络、着手写作

2、  交流、讨论

观察自然、热爱自然

借笔于大师,践行于纸上,学会品读、欣赏,甚至是拟写精妙的写景比喻句

板书设计

比喻精妙:月光如水——灵动柔美;竹柏影如藻荇——隐现婆娑;

        雪若盐——色(白);若柳絮——色、形(大)、状(飘扬)

语言凝练:“闲人”——贬谪的悲凉、漫步的悠闲

           谢道韫——咏絮才

【思路点拨】

两篇短篇在内容、写法以及情感表达上有不少异同点,我们在教学中不妨试试构建一张表格,从两文中摘取相应的句子进行比较,体会其譬喻的精妙。另外,两篇文章《记承天夜游》所表达的情感比较复杂,而《谢道韫咏絮》比较浅显,建议可以先从《谢道韫咏絮》一文切入,在来品读《记承天夜游》一文,这样就水到渠成了。

【练习举隅】

1、“一切景语皆情语”,《记承天夜游》表达的感情是微妙而复杂的,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其中。请你试着找些你所学过的写景诗句,并分析其隐含着的思想感情。

2、《谢道韫咏絮》中把“雪”比作“盐”,比作“柳絮”,你是否还有更好的比喻呢?请试着写下来,并与身边的同学进行交流、互评。


 【相关链接】

一、课文赏析:

苏轼自己评论他的文学创作,有一段话很精辟:

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其他,虽吾亦不能知也。(《文说》)

这段话,可与他的另一段话相补充:“夫昔之为文者,非能为之为工,乃不能不为之为工也。山川之有云雾,草木之有华实,充满勃郁而见于外,夫虽欲无有,其可得耶?”(《江行唱和集序》)

这里最重要的一点是:文,是“充满勃郁”于内而不得不表现于外的东西。胸有“万斛泉源”,才能“不择地皆可出”;胸中空无所有,光凭技巧,就写不出好文章。苏轼的确是胸有“万斛泉源”的大作家。就其散文创作而言,那“万斛泉源”溢为政论和史论,涛翻浪涌,汪洋浩瀚;溢为游记、书札、序跋等杂文,回旋激荡,烟波生色。

《记承天寺夜游》这篇文章只有84个字,从胸中自然流出,“行于所当行”,“止于不可不止”,无从划分段落。但它不是“在平地”直流的。只有几十个字,如果“在平地”直流,一泻无余,还有什么韵味?细读此文,虽自然流行,却“与山石曲折”,层次分明。“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这像是写日记,老老实实地写出年月日,又写了个“夜”字,接下去就应该写“夜”里干什么。究竟干什么呢?“解衣欲睡”,没有什么可干的。可就在“解衣”之时,看见“月色入户”,就又感到有什么可干了,便“欣然起行”。干什么呢?寻“乐”。一个人“行”了一阵,不很“乐”,再有一个人就好了;忽而想起一个可以共“乐”的人,就去找他。这些思想和行动,是用“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几句表现出来的。寻见张怀民了没有,寻见后讲了些什么,约他寻什么“乐”,他是否同意,在一般人笔下,这都是要写的。作者却只写了这么两句:“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接着便写景: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步于中庭”的时候,目光为满院月光所吸引,引起一种错觉:“积水空明”,空明得能够看清横斜交错的各种水草。院子里怎么会有藻、荇之类的水草呢?抬头一看,看见了竹、柏,同时也看见了碧空的皓月,这才醒悟过来:原来不是“藻、荇”,而是月光照出的“竹、柏”影子!“月光如水”的比喻是常用的,但运用之妙,因人而异。不能说作者没有用这个比喻,但他的用法却和一般人很不相同,所产生的艺术效果也很不相同。

文思如滔滔流水,“与山石曲折”,至此当“止于不可不止”了。“止”于什么呢?因见“月色入户”而“欣然起行”,当止于月;看见“藻、荇交横”,却原来是“竹、柏影也”,当止于“竹柏”;谁赏月?谁看竹柏?是他和张怀民,当止于他和张怀民。于是总括这一切,写了如下几句,便悠然而止: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寥寥数笔,摄取了一个生活片断。叙事简净,写景如绘,而抒情即寓于叙事、写景之中。叙事、写景、抒情,又都集中于写人;写人,又突出一点:“闲”。入“夜”即“解衣欲睡”,“闲”;见“月色入户”,便“欣然起行”,“闲”;与张怀民“步于中庭”,连“竹柏影”都看得那么仔细,那么清楚,两个人都很“闲”。“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冬夜出游赏月看竹柏的,却只有“吾两人”,因为别人是忙人,“吾两人”是“闲人”。结尾的“闲人”是点睛之笔,以别人的不“闲”反衬“吾两人”的“闲”。惟其“闲”,才能“夜游”,才能欣赏月夜的美景。读完全文,两个“闲人”的身影、心情及其所观赏的景色,都历历如见。

(霍松林,《说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二、参考译文:

1、《记承天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的夜晚,(我)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时,月光照进堂屋的门户,(于是)很高兴地起来走动。想到没有可以交谈取乐的人,就到承天寺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没有睡,便一同在庭院中散步。

庭院的地面上,月色如积水般清澈透明,水中有像藻荇似的水草纵横交错,原来是月光下竹子和柏树枝叶的影子。

哪一个夜晚没有月光?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松柏?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人这样的清闲的人罢了。

2、《谢道韫咏絮》

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集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诗论文。忽然间,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