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犯罪嫌疑人与被告人的法律定义及区别

2024-07-14 来源:易榕旅网

在刑事诉讼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是指涉嫌犯罪的人员在诉讼过程中的不同称呼。我国法律规定,在未经法院判决之前,任何人都不能被认定为有罪。疑罪从无原则是刑事诉讼中的重要原则,要求在审判阶段,无法证明被告人有罪且无法证明无罪的情况下,应推定其无罪。刑拘在逃的人只能被称为犯罪嫌疑人,未经审判前不能确定其是否有罪。建议刑拘在逃的人主动投案自首或说明情况。

法律分析

在刑事诉讼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是指涉嫌犯罪的人员在诉讼过程中的不同称呼。我国法律规定,在未经法院判决之前,任何人都不能被认定为有罪。因此,在法院作出有罪判决之前,任何人都不是罪犯。犯罪嫌疑人是指在侦查机关对涉嫌犯罪的人员立案侦查之后,提起公诉之前,对该涉嫌犯罪人员的称呼。在提起公诉之后,未被法院判决之前的这段时间内,称其为被告人。在法院作出有罪判决后,称其为罪犯。

一、疑罪从无原则是什么

疑罪从无,是指刑事诉讼中,检察院对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不清,证据不确实、充分,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

疑罪从无原则是现代刑法“有利于被告人”人权保障理念的具体体现,是刑事诉讼法第十二条(“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所规定无罪推定原则的派生标准。疑罪从无在审判阶段要求,既不足以证明被告人有罪,又不能证明被告人无罪的,应推定其无罪。确立和坚持疑罪从无的原则彰显了现代刑事司法的文明与进步,能够有效减少和避免冤假错案的发生,在我国人权保障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二、刑拘在逃是不是就是有罪

刑拘在逃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公安机关通过网上通缉等方式追逃。在刑事司法中,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根据无罪推定的原则,未经法院依法作出有罪判决之前,任何人都是无罪的,刑拘在逃的人只能被称为犯罪嫌疑人,经过侦查、审查起诉和审判阶段后才能确定其是否有罪,所以刑拘在逃的人不一定有罪。当然既然已经被公安机关追逃,建议相关人员还是找到公安机关投案自首或者说明情况更好。

结语

在刑事诉讼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是不同称呼,我国法律规定未经法院判决之前,任何人都不能被认定为有罪。因此,在法院作出有罪判决之前,任何人都不是罪犯。犯罪嫌疑人是指在侦查机关对涉嫌犯罪的人员立案侦查之后,提起公诉之前,对该涉嫌犯罪人员的称呼。在提起公诉之后,未被法院判决之前的这段时间内,称其为被告人。在法院作出有罪判决后,称其为罪犯。疑罪从无原则是指检察院对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不清,证据不确实、充分,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这一原则是现代刑法有利于被告人人权保障理念的具体体现,是刑事诉讼法第十二条所规定无罪推定原则的派生标准。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

第十二条,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

第十四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依法享有的辩护权和其他诉讼权利。

诉讼参与人对于审判人员、检察人员和侦查人员侵犯公民诉讼权利和人身侮辱的行为,有权提出控告。

第十五条,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承认指控的犯罪事实,愿意接受处罚的,可以依法从宽处理。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