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 经 要 参
第 15 期
(总第305期)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 2009年04月21日
特别专题:世界经济月报
世界经济: 无法很快复苏
国际市场: 股市反弹 油价回涨
美 国: 经济衰退初现企稳迹象
欧 元 区: 一季度经济将进一步下滑
日 本: 经济呈现恶化态势
俄 罗 斯: 经济明显衰退
印 度: 出口连续半年负增长
韩 国: 部分实体经济指标出现回暖迹象
巴 西: 经济复苏迹象初显
南 非: 经济继续下滑
最近一段时间主要国家的部分经济指标有所好转,如果对照过去几次经济衰退的经验,可能会得出危机即将结束的结论。以美国为例,过去几次经济衰退的下滑期仅持续几个季度,然后就会出现复苏迹象。但用近几十年来西方经济周期的经验来推断本次经济衰退何时结束并不恰当。由于此次金融危机所引发的全球性经济衰退类似于30年代大萧条早期阶段,因此这次金融危机可能会比战后任何一次危机经济下滑的幅度都要大,持续时间也可能更长。
此次金融危机源于美国,欧洲国家或是因为房地产市场过热,或是因为金融机构投资于次贷产品过多而受到直接冲击,其后危机向其他地区扩散,新兴国家虽然房地产市场泡沫并不严重、金融机构杠杆率也较低但承受的经济下滑压力也非常大。从2008年9月雷曼兄弟破产后,全球消费需求暴跌,造成工业品销售快速下滑,存货上升。工业企业一方面削减库存,一方面被迫收缩生产。由于全球工业生产布局的中心已经转移到新兴市场国家,工业部门在美国等发达国家经济中的比重较小,而在中国、韩国和巴西等国的比重较大,所以在全球需求减少的情况下,这些被发达国家金融危机波及的新兴国家承受了更大的工业生产萎缩的困境。虽然近期美国部分经济指标有所回暖,但美国消费需求和房地产市场有所回稳的信号并没有阻止其他国家企业利润和工业生产继续下滑。未来美国消费需求可能不会恢复到危机前的超高增长状态,新兴国家的工业生产能力需要靠内需逐渐消化,而这会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
即使危机结束,世界经济仍将面临另一个挑战:由于各国政府和中央银行采取了过于宽松的货币政策,未来世界可能陷入高通胀和泡沫经济的困扰。依靠巨额债务,政府将大量资金注入资本市场,而这些资金难以被市场吸收,可能将形成长期通胀压力,进而催生新的资产价格泡沫。
1.全球股市
美国股市自3月9日以来连续六周上涨,从6547点上升到8131点,累计上涨大约25%。近七周来,道琼斯工业股票平均价格指数没有出现过连续两个交易日以上的下跌行情。主要原因一是信心提振,越来越多的经理人认为最糟糕的时期已经过去了,消费者信心也已有所改善。美国经济在第一季度后,未来滑坡的速度会放缓;二是金融类股的收益好于市场的悲观预期;三是在抵押贷款利率下降的激励下,近期住房销量有所增加,从而给住房市场带来一线希望。不过,对于连续六周的上涨行情是否意味着美国股市迎来了转机尚无法断定。特别是当经济存在太多的不确定性时,这一轮行情可能仅仅是一次熊市里的反弹。
2.全球债市分析
美联储3月18日表示,将购买价值超过1万亿美元的政府担保债券,至此联储主席伯南克酝酿已久的定量宽松货币政策正式登上美国历史舞台。受此消息的影响,美国国债收益率大幅下行,其中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47bp至2.53%,单日收益率下降幅度创40多年来纪录。
在股市大幅下跌及投资者恐慌造成的避险需求影响下,2008年底,美国国债指数一路飙升。2009年1月下旬至3月中旬,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直处于2.5%-3.0%区间内波动。在国债供给增加及避险资金需求的博弈下,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直未能找到向上或向下运行的突破口。
3.全球汇市
近期外汇市场呈现平淡走势,而美元在这种平淡中,维持了上扬的势头。G20会议后,美联储、欧洲央行、英国央行、日本央行和瑞士央行等五大央行宣布了总额近3000亿美元的货币互换协议,以改善金融市场的信贷状况,实际上是一种隐晦的干预汇率政策,以支持美元走强。货币互换这一举动一方面体现出,各政府并不愿意看到美元剧烈贬值,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私人部门资本流出美元资产的趋势正在形成,只是会比较温和。所以,未来一旦金融市场稳定,美元可能会出现下跌趋势。
尽管近来有不少关于挑战美元国际储备货币地位的讨论,不少国家开始担忧手中持有过多美元资产的风险,但从欧元国际储备货币地位的上升过程来看(欧元占国际储备的比重从19%上升到27%花了10年时间),需要很长时间,欧元和美元的储备水平才有可能大致相当。
欧洲央行是目前主要经济体中唯一不追求数量放松货币政策的央行。相对于美元而言,欧元更接近金本位货币的范畴。尽管欧元坚挺对于欧元区经济来说没有什么好处,但这也是保持货币坚挺所必然要付出的代价。
日本央行尽管没有明确提出回归数量放松货币政策,但已经宣布加大央行购入长期国债的数量,从每月1.4万亿日元上升到1.8万亿日元。这样一个政策力度实际上已经非常接近美联储和英格兰银行。加上日本经济继续滑坡,出口及工业生产创历史新低,经济前景相对于亚洲其他国家更加暗淡,预期日元在未来一段时间贬值压力会加大。
4.国际石油市场
3月份,石油及其制品现货、期货价格分别比上月上涨4.89%、9.15%,其中原油现货、期货价格分别上涨7.35%、9.85%,汽油现货、期货价格分别上涨1.67%、7.44%,柴油现货价格上涨3.77%。主要市场中纽约WTI原油现货、期货价格分别为每桶47.94美元、48.06美元,分别比上月上涨22.64%、22.41%;伦敦布伦特原油现货、期货价格分别为每桶46.75美元、47.42美元,分别比上月上涨10.42%、8.09%。
步入2009年之后,基本围绕每桶40美元一线窄幅波动,处于底部运行的格局之中。但是3月中旬以来,受美国多举措刺激经济的影响,美元指数大幅走低,美国股市探底回升,原油期价创出年内高点,重回50美元/桶重要关口,最高时纽约原油期货价格达到53.98美元/桶,比去年底上涨了21%,一季度原油现货、期货价格累计上涨14%、8%,但与去年同期水平相比,分别下降54%、52%。受原油价格带动及前期超跌影响,成品油价格大幅上升,尤其是汽油,一季度累计上升32%。
5.国际初级产品价格
3月份国际市场初级产品现货价格水平下降,期货价格水平上升。与上月相比,中价国际现货价格下降1.16%,中价国际期货价格上升5.25%。与去年同期相比现货价格、期货价格分别下降39.21%、46.91%。
3月份国际市场农产品现货、期货价格分别比上月下降0.23%、0.24%,同比分别下降30.75%、39.27%。分品种来看,玉米、食糖价格继续上升,小麦、大豆、豆油、棉花价格继续下降。粮食价格总体呈波动上升走势,其中玉米现货、期货价格上升,大米现货价格继续上升,小麦价格继续下降。与上月相比,玉米现货、期货价格分别上升5.31%、5.83%;小麦现货、期货价格分别下降1.86%、0.29%;大米现货价格上升1.38%,期货价格下降0.4%。油料油脂价格继续下降。3月份国际市场大豆现货、期货价格分别比上月下降2.23%、2.24%;豆油现货、期货价格分别下降1.62%、1.64%。
3月份工业生产资料现货价格比上月下降1.45%,期货价格上升8.54%。与去年同期相比现货、期货价格分别下降41.48%、52.82%。国际市场有色金属现货、期货价格分别比上月上升6.53%、7.67%。其中铜现货、期货价格分别上升9.81%、13.1%,铅现货、期货价格分别上升13.36%、13.28%,锌现货、期货价格分别上升9.41%、9.42%。主要市场中,伦敦金属交易所铜现货、期货价格分别为每吨3771美元、3803美元,分别比上月上升13.31%、13.08%。
受需求下降影响,3月份国际市场焦炭、钢材价格大幅下降。与上月相比,焦炭、冷轧薄钢板、热镀锌薄板价格分别下降16.11%、12.52%、7.36%。主要市场中,中国焦炭FOB价格为每吨1628元,比上月下降16.11%;比利时安特卫普冷轧薄钢板FOB价格为每吨545美元,比上月下降12.52%;日本热镀锌薄板FOB价格为每吨788美元,比上月下降7.36%。
美联储4月15日发表的褐皮书显示,美国经济仍处于收缩或疲软状态,但部分地区经济则有企稳迹象。同时,美国大部分地区工业生产仍在下滑,消费开支仍然疲软,劳动力市场状况并未改善。因此,美国经济是否已经见底仍然需要观察。
1.零售数据不支持经济增长回稳
经季节性调整后,美国3月零售额环比下降1.1%。除去食品和医药生活必需品外,几乎所有的分项都不同程度下滑,特别是耐用品下滑更加明显。虽然3月汽车销售量增长8%,但是销售额却下降2.5%。另一方面,随着失业率走高,家庭消费前景难以改观,商业信心依然低迷。包括家具、电器等住宅相关的耐用品仍深跌不止。从同比看,3月零售额同比下降9.4%,汽车及其零部件和汽油的消费降幅最为明显,其中汽车及其零部件零售额同比下降23.5%,汽油零售额则同比下降34%。
从目前情况看,出口短期复苏无望,如果消费在2009年大幅下降,投资和政府支出的增加部分将很难弥补消费下降对经济回稳的负面影响。
2009年1-3月零售变化
(环比) (同比)
2.工业产出环比下跌,制造业新订单增加
虽然制造业库存自2008年9月以来连续下降,但工业企业的“去库存化”过程仍在持续,消费低迷的现状令企业开工意愿不足,大幅削减存货的同时,也在降低开工率。
2003年1月以来工业生产指数 2003年1月以来制造业新订单
美联储数据显示,美国3月工业产出环比下跌1.5%,跌幅与2月持平,但低于预期的下降1%,这也是工业产出连续第五个月下跌。3月汽车业产出增加近2%,部分抵消了其他制造业部门的产出下降。相比制造业,采矿业的下降更为明显,3月环比的降幅高达3.2%,这远远高于其前几个月的下跌幅度。与此同时,3月产能利用率也创下编制以来的历史最低,由2月的70.3%下降至69.3%。但是,在经历创纪录的连续6个月下降之后,今年2月美国制造业新订单比前一个月增长了1.8%,其中电脑和汽车等耐用品订货增长了3.5%,显示未来工业生产企稳迹象。
3.价格指数大幅下降
1999年1月以来月度环比CPI 1999年1月以来月度环比PPI
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和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大幅下降。3月美国PPI和CPI的环比降幅分别为1.2%和0.1%,同比降幅则分别为3.5%和0.4%,其降幅均创下半个多世纪以来的新高。这种由投入品到最终消费品价格的整体下降,显示了通缩风险的加剧,但从目前看,价格下降主要集中在能源和能源相关领域。美联储主席伯南克认为,最好情况是一段时间内通胀率仍保持在较低水平。若价格下跌仍集中在能源、大宗商品及食品等领域,将增加消费者的可支配收入,从而有利于经济增长。
4.股市继续上涨
近3个月道琼斯指数变化
股市自3月9日以来连续六周上涨,已经累计上涨29%。近七周来,道琼斯工业股票平均价格指数没有出现过连续两个交易日以上的下跌行情。主要原因一是信心提振,越来越多的经理人认为最糟糕的时期已经过去了,消费者信心也已有所改善。美国经济在第一季度后,未来滑坡的速度会放缓;二是金融类股的收益好于市场的悲观预期;三是在抵押贷款利率下降的激励下,近期住房销量有所增加,从而给住房市场带来一线希望。
5.货币政策效果尚待观察
美国财政部和美联储推出了一系列提振金融业的计划。随着美国基准利率降至零到0.25%的低点,银行盈利改善。由于美国经济在衰退中越陷越深,美联储决定采取非传统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工具,希望通过支持美国住房市场,并注入流动性来降低各种包括按揭贷款利率的长期利率,包括追加购买7500亿美元机构按揭贷款支持证券,追加购买1000亿美元机构债券,使购买总额达到2000亿美元,并决定在未来六个月中购买最多达3000亿美元美国长期国债。其政策效果以及大量注入流动性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仍尚待观察。
6.就业继续恶化
美国3月失业率上升0.4个百分点至8.5%,为1983年11月以来的最高水平。自经济衰退16个月前开始以来的失业人数超过了510万人。同时3月非农就业人数下降663,000人,劳动力市场的预期依然暗淡。预计今年12月时的失业率将达到9.5%,经合组织预计明年年底美国失业率将高达10.5%。
近10年来美国月度失业率 近10年来美国就业变化
尽管近期欧元区采购经理人指数有所好转,但并不意味欧元区经济已经见底。由于欧元区经济活动中的闲置产能下降,融资条件收紧可能继续打压企业投资计划,尽管多数国家通胀率下跌、汽车促销活动都支持消费增长,但个人消费支出可能将受到就业市场恶化以及股市熊市的负面财富效应的拖累,因而欧元区经济还将继续衰退。目前的工业、外贸出口数据均预示欧元区第一季度经济活动将进一步下滑。
1.经济敏感指数、商业景气指数续降,但降幅有所缩小
3月,欧元区经济敏感指数和商业景气指数均继续下滑,但降幅比上一个月有所缩小。其中,经济敏感指数比前一个月下降0.7点,降至64.6点,而该指标在2月份下降了1.8点;商业景气指数比前一个月下降0.18点,降至负3.58点,而该指标在2月份下降了0.48点。
具体来看,零售业信心指数继续回升,其他指数未改变原来下降的趋势。其中,3月欧元区工业与服务业信心指数继续下降,降幅均为2点,消费者信心指数下降了1点,建筑业信心指数维持不变,零售业信心指数继续回升1点。在各成员国中,意大利的经济敏感指数大幅下降4.5点,法国和德国分别下降1点和0.8点,荷兰和西班牙则分别上升了1.3点和0.8点。
与此同时,商业景气调查也未改上月的预期,甚至经理人对当前订单和出口订单的预期更加悲观。经济敏感指数和商业景气指数继续下滑表明,企业界和消费者对欧元区和欧盟的经济前景仍不看好,但降幅趋缓说明市场的悲观情绪有所好转。
欧元区商业景气指数变化和工业生产增长
2.工业、建筑业产出继续大幅下降
2月份,欧元区16个成员国的工业产值比1月下降2.3%,而与2008年2月相比,工业产值同比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