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蜂毒治疗的人体经络和腧穴大全 蜂疗法的穴位大全

2023-08-23 来源:易榕旅网

一、经络

祖国医学认为人体有一个经络系统,它内连脏腑,外络肢节,沟通内外,贯通上下,为运行气血的通路。经是指主干,络指的是分支,经络遍布全身,纵横交错,星罗棋布。人体通过经络系统把各个组织器官连结成一个整体,以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因此,经络具有流通气血,营养全身,调节机体各种功能的作用。

经络在病理上,主要关系疾病的发生与传变,经络功能失常,就容易感受外邪而发病。既病之后,病邪又常沿着经络,由表入里,由浅入深。如外邪侵犯肌表,可见恶寒、发热、头痛等。如外邪循经内舍于肺,故见咳嗽、喘促、胸痛等。经络不仅是外邪由表入里的途径,而且也是脏腑之间、脏腑与体表组织器官之间病变相互影响的重要渠道。由于经脉有一定循行部位,并且十二经脉还和脏腑有络属关系。因此就可根据症候及其出现的部位,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

经络学说把人体看成是一个整体,和自然界生态系统一样,要保持生态平衡。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也要保持一定的平衡,而失去平衡就要生病,表现出一系列的症状。经络学说认为经络不可不通,经络不通就等于这个系统失去平衡而导致人体生病,所以中医治病原则主张通经活络。那么打通经脉最好方法之一就是针灸(沿经络穴位蜂蜇和针灸作用一样,甚至超过针灸)。通过针灸或蜂蜇刺激相应的腧穴(即穴位),就可以通经活络,人体虚实得到调节,脏腑功能获得和谐,阴阳获得平衡,就能达到扶正驱邪,治愈疾病的目的。经络学是中医学用以解释人体生理、病理、指导临床的基础理论,博大精深、奥秘无穷,涉及到阴阳五行、九宫八卦等深邃的理论,深一步进行研究,对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

经络主要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和十五络脉。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中的督脉和任脉,合称十四经脉。每条经脉各有专穴,是针灸临床治疗的特定部位,中医书上称为“气穴”、“孔穴”、“腧穴”,习惯上称为“穴位”或“刺激点”。。穴位在体表上不是孤立的部位,而是与脏腑及各组织器官有密切联系与互相输通的特定部位。

经络系统以阴阳和起止点在手或在足来命名。经络系统分三阴三阳,分布于上肢屈侧的为手三阴(手太阴、手少阴、手厥阴),伸侧的为手三阳(手阳明、手太阳、手少阳);下肢外侧的为足三阳(足阳明、足太阳、足少阳),内侧的为足三阴(足太阴、足少阴、足厥阴)。因此,十二经脉的全称是由手或足、阴或阳、脏或腑组成。例如,止于手,循行上肢内侧,隶属于肺的经脉,称手太阴肺经。

另有八条经脉,因其循行路径不伺于十二经脉,称奇经八脉,包括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阳跷脉、阴跷脉、阳维脉、阴维脉等。

十二经脉其气血运行是按一定次序循环流注的,即从手太阴肺经开始,依次传至足厥阴肝经,再传至手太阴肺经,其流注次序是:手太阴肺经一手阳明大肠经一足阳明胃经一足太阴脾经一手少阴心经一手太阳小肠经一足太阳膀脱经一足少阴肾经一手厥阴心包经一手少阳三焦经一足少阳胆经一足厥阴肝经一手太阴肺经。

经脉各有不同的循行路径,经气通达与否,气血盛衰情况,在经脉循行部位,可以有一定表现。十二经脉与脏腑有络属关系,经脉病变可影响到脏腑,而脏腑病症,也会在有关经脉上有所反映。因此,可根据临床表现的症状,就可以判断其所属的经脉。经络辨证,主要是以经络生理为基础,以辨别经脉病证为目的的辨证方法,对于针灸临床具有更为直接的指导意义。

手太阴肺经表现的症状:咳嗽、气喘、喀血、咽喉肿痛、胸部胀满、肩背及手臂内侧前缘痛。

手阳明大肠经表现的症状:鼻衄、流清涕、牙痛、咽Ⅱ溪肿痛。

足阳明胃经表现的症状:肠鸣、腹胀、水肿、胃脘痛、呕吐、易饥、鼻衄、口眼歪斜、咽喉肿痛、胸腹及下肢外侧痛、发热、发狂。

足太阴脾经表现的症状:暖气、呕吐、胃脘痛、腹胀、便溏、黄疽、身重无力、舌根强痛、股膝内侧肿胀、厥冷。

手少阴心经表现的症状:心痛、心悸、胁痛、失眠、盗汗、咽干、口渴、上臂内侧痛、手发热。

手太阳小肠经表现的症状:耳聋、目黄、咽喉痛、颊肿、少腹胀痛、尿频、肩臂外侧后缘痛。

足太阳膀胱经表现的症状:小便不通,遗尿、癫狂、疟疾、目痛、迎风流泪、鼻塞流涕、鼻衄、头痛、项背腰臀部以及下肢后疼痛。

足少阴肾经表现的症状:遗尿、尿频、遗精、阳萎、月经不调、气喘、咳血、舌干、咽喉肿痛、水肿、腰痛、脊、股内侧后缘痛、下肢无力、足心热。

手厥阴心包经表现的症状:心痛、心悸、心烦、胸闷、面赤、腋下肿、癫狂、上肢拘急、手心热。

手少阳三焦经表现的症状:腹胀、水肿、遗尿、水便不利、耳聋、耳鸣、目外眦痛、颊肿、咽喉肿痛、耳后、肩臂、肘外侧痛。

足少阳胆经表现的症状:头痛、目外眦痛、颌痛、目眩、口苦、腋下痛、胸、胁、股及下肢外侧痛。

足厥阴肝经表现的症状:腰痛、胸满、少腹痛、疝气、头顶痛、咽喉干、呕逆、遗尿、小便不利、精神失常。

督脉表现的症状:脊柱强直、角弓反张、头痛。

任脉表现的症状:带下、月经不调、疝气、遗尿、尿闭、胃脘、少腹痛。

冲脉表现的症状:腹内拘急而痛。

带脉表现的症状:腹痛、腰部弛缓无力、带下。

阳跷脉表现的症状:痫症、不眠。

阴跷脉表现的症状:多眠。

阳维脉表现的症状:恶寒发热。

阴维脉表现的症状:心痛。

二、人体腧穴

腧穴统属于经络,是针灸治疗的特定部位。腧穴是人体上与脏腑器官和有关部位相联系的特殊区域。它从属于经络,具有输注气血、反映病痛和感受信息特性。

腧穴又称孔穴、穴道、穴位、刺激点,它通过经络与脏腑和其他部位相输通。“穴”是穴隙凹陷处,说明它多位于肌肉纹理和骨节空隙凹陷处。按压腧穴处常较为敏感或呈现舒适感。从形态结构观察证明,穴位部的皮肤、皮下、肌层等组织内包含有各种感受器、游离神经末梢、神经柬和神经丛等,形成特殊敏感的区域。

腧穴从属于经络,它是通过经络系统与体内的脏腑和有关部位相联系。腧穴和经络是点与线的关系。

针灸、蜂蜇等法都是通过作用于腧穴而实现的。它基于经络腧穴所具有的传导感应和调整虚实的功能。针刺穴位时所出现的“得气”和“行气”现象就是经络传导感应功能的具体表现。针刺穴位所起的调整作用是多方面的,除对神经系统有明显影响外,还对内分泌、呼吸、血液循环、微循环、消化、排泄、防御系统的功能以及体温与物质代谢等方面的调节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人体经穴的分布,除十二经脉有任、督二脉的穴位外,还有“经外奇穴”。即在原有穴位之外陆续增加一些经验效穴或难以归属某一经脉的穴位,习惯上称“经外奇穴”,如腰痛点,阑尾穴等。

临床上除了有一定名称的经穴或经外奇穴外,还可以根据压痛点取穴,根据病痛部位取穴,即以痛为腧,称为“阿是穴”。蜂蜇疗法用“阿是穴”最多,即那里痛即在那里取穴。

腧穴的主治范围可以用“经脉所通,主治所及”来概括。经络的联系由近到远,因而腧穴主治既有近部作用,还有远部作用,以及整体作用。即所有穴位都具有治疗邻近部位病症的作用,因归经和类别不同,有的穴还兼有治疗远隔部位及至全身性病症的作用。

腧穴近部主治作用:可以根据腧穴所在部位确定,如分布在眼区的穴,都可以治疗眼病,分布在耳区的穴都治耳病,分布在肩部的穴,都可以治疗肩部病症,分布在足区的穴可治足病。腧穴近部作用,还包括穴位对邻近器官及内脏病症的治疗作用,如分布在胸部的穴位,对心脏、肺脏(循环、呼吸)病症有效,分布在上腹的穴位,对肝、胆、脾、胃疾病有效。分布在下肢的穴位,对胃肠、肾、膀胱疾病有效。

腧穴远部主治作用:主要指分布在四肢部位的穴位,对头面、躯干和内脏疾病有治疗作用。由于经脉的远近联系,四肢的穴位作用和影响,可远达头面和躯干;头面、躯干部腧穴也可对四肢部病症起主治作用。如最常用的穴位“足三里”,位置在小腿,而对腹部疾患有效,“委中穴”对腰背疾病有效,有“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的歌诀。

腧穴整体主治作用:有些腧穴,由于它们所在位置和所属经脉的特殊,其主治作用还可以超出本经范围,而影响整体。如任脉受诸阴以下腹部为主要,脐下的气海、关元等穴具有培元固本、回阳救逆的作用;督脉率阳经,以头项为主要,百会、大椎等穴,具有升阳益气的功效;阴阳经交接部的位,即四肢末端的井穴及任督脉上的人中、会阴穴,都能起沟通阴阳,急救昏厥的作用。

某些对脏腑功能有影响的穴位,由于调整了有关脏腑的功能,从而产生整体性的治疗作用,如足三里能调整胃肠功能,可加强机体的营养和吸收,而对全身起强化作用。内关能调整心脏功能,因而能增强全身气血的营运作用。此外,肝开窍于目,肝俞可治眼病,肾上济于心,太溪可治失眠等。

总之,腧穴的作用既有近部作用,又有远部作用和整体作用。经络互相贯通,经与经之间存在着若干联系,这样构成了三阴经或三阳经之间,阴阳表里之间,以及阳经与督脉、阴经与任脉之间所具有的共同性。这是腧穴整体主治作用的基础。全身穴位都具有镇痛、调整激发等作用,但每个穴位的偏重又有所不同,如合谷具有全身性的镇痛作用,但以颈、背部为显著,公孙则对腹部镇痛效果最好。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