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川崎病的典型症状 川崎病因有哪些

2023-07-19 来源:易榕旅网

一、川崎病患者如何自我诊断

1、5天以上持续发烧,占全部患者的百分之94—100。发烧大多38度以上甚至40度。与上呼吸道感染相比,川崎病患者发病初期一般状态不佳,食欲不振,精神不好,多数在发病时就比较严重。

2、双眼球结膜充血,占全部患者的百分之86—90。双眼球结膜充血,但没有眼部分泌物。

3、口唇和口腔的表现:口唇红肿潮湿、口腔粘膜弥漫性发红、口唇皲裂、杨梅舌。

4、颈部淋巴结肿大:该症状是所有主要症状当中出现频率最低的一个,两岁以下患儿出现的比例可以低到百分之50,很多两岁以下患儿不出现颈部淋巴结肿大。

5、多形性皮疹:皮疹呈多形性,没有水疱或痂皮。红斑或者是渐渐消退,或者是形成更大的斑,像地图一样。另一个早期诊断的关键是在发热的同时,其它部位出现皮疹之前,在卡介苗接种部位出现显眼的红斑。

6、四肢末端的变化:急性期掌心和脚心出现红斑占百分之87—95,硬肿占百分之75左右。恢复期手指和脚趾尖开始片状脱皮,与其他主要症状先后出现,手心和脚心红肿,如同冻疮一样硬肿。发病的第10天到15天,开始出现手指和脚趾的片状脱皮。

二、川崎病是怎么引起的

川崎病病因尚未完全阐明。曾怀疑尘螨传播的立克次体和疮疱丙酸杆菌(prupionilacteriumacnes)是川崎病原因,但未补被证实;也有报道与逆转录病毒有关,曾在川崎病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发现与逆转录病毒相关的逆转录酶活性。日本研究发现,川崎病患者HLA-BWzz频率约比普通人群高2倍;而美国波士顿地区流行中,则HLA-BW51检出率增高。因此,遗传易感性和感染可能是川崎病的病因。

川崎病急性期T淋巴细胞减低、循环T4细胞活化、T8细胞减少、B淋巴细胞活化。这些免疫异常可能由嗜淋巴组织病毒感染引起,而病毒对内皮细胞的亲和性可能是多发性血管炎的原因。最近发现,巨噬细胞、T细胞、B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的细胞因子、增殖因子、活化细胞膜表面抗原、细胞间粘附因子等可能在川崎病的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国内研究发现川崎病呈以IgG1、IgG3增高为特点为B细胞多克隆活化,B细胞生长活化、分子因子和白细胞介素-6活性均值明显增高,肿瘤坏死因子也增高。另外、急性期血液凝固性增高与血小板激活,可能与动脉瘤形成有关。

三、小孩川崎病吃什么好

1、白茅根马蹄水

食材:白茅根20克(鲜茅根50克),马蹄250克。

做法:白茅根洗净,马蹄去皮拍裂。上两味同放入锅内,加清水慢火煲1小时,约煎成1碗半,分次代茶饮。

2、绿豆苡仁粥

食材:绿豆50克,生苡仁25克,大米50克。

做法:上三味洗净,同放入锅内,加适量清水煲粥,粥成后以糖或盐调味,便可食用。

3、红萝卜马蹄水

食材:红萝卜200克,马蹄250克

做法:红萝卜洗净切片,马蹄去皮拍裂。上两味同放入锅中,加清水4碗后慢火煎1小时,约煎成2碗,分次代茶饮。

4、桑菊茶

食材:冬桑叶12克,杭菊花9克,夏枯草12克,罗汉果1/3个。

做法:上料同放入锅内,加清水3碗,浸10分钟,煎20分钟,约煎成大半碗,分1-2次服。

四、川崎病有哪些并发症

1.冠状动脉病变

冠状动脉扩张在发病第3天即可出现,多数于3~6月内消退。发病第6天即可测得冠状动脉瘤,第2~3周检出率最高,第4周之后很少出现新的病变。冠状动脉瘤的发生率为15~30%。大多数冠状动脉瘤呈自限性经过,多数于1~2年内自行消退。

2.胆囊积液

多出现于亚急性期,可发生严重腹痛,腹胀及黄疸。在右上腹可摸到肿块,腹部超声检查可以证实。大多自然痊愈,偶可并发麻痹性肠梗阻或肠道出血。

3.关节炎或关节痛

发生于急性期或亚急性期,大小关节均可受累,约见于20%病例,随病情好转而痊愈。

4.神经系统改变

急性期包括无菌性脑脊髓膜炎、面神经麻痹、听力丧失、急性脑病和高热惊厥等,是由于血管炎引起,临床多见,恢复较快,预后良好。其中无菌性脑脊髓膜炎最常见,发生率约25%。多发生于病初2周内。部分患儿颅压增高,表现前囱隆起。少数患儿颈项强直,可有嗜睡、双眼凝视、昏迷等意识障碍。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