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清除牙菌斑常用的方法 纱布去除牙菌斑

2023-07-18 来源:易榕旅网

一、清除牙菌斑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1.刷牙

刷牙是我们每天早晨起床后必不可少的一件事,也是清除牙菌斑的最基本方法。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很重要,刷牙得当就可以使牙齿表面的牙菌斑量大为减少。正确的刷牙方法是顺着牙齿生长的方向刷,先将牙刷平放在口腔里,刷毛轻压牙龈的边缘,然后轻轻转手碗将刷毛逐渐转向牙面,上牙从上往下刷,下牙从下往上刷,反复刷动。每刷一个地方,需要往返5~10次,这样既能清洁牙齿表面和牙缝,又能使牙龈得到适当的按摩。刷完外面,再刷里面。

2.牙线

单纯使用刷牙的方法并不能有效清除牙齿邻面的牙菌斑,还需要借助其他辅助用品,如牙线。牙线能有效清除牙齿邻面的牙菌斑,预防牙周疾病和邻面龋。牙菌斑是龋病、牙周疾病等多种口腔疾病的主要致病菌,清除牙菌斑是预防口腔疾病的非常关键的措施。

3.牙签

随着年龄的增长或其他原因引起牙龈萎缩,牙与牙之间会出现间隙(牙缝),这时就要借助牙签来清除牙齿邻接面的食物、软垢和部分牙菌斑。

4.牙间刷

牙间刷由刷毛和持柄两部分构成,在设计和规格方面多种多样,可根据牙间隙的大小选用,能有效清除牙齿邻接面的牙菌斑。

5.牙膏

刷牙时使用牙膏摩擦牙面可清除牙菌斑,使牙齿清洁美观。牙膏中的芳香剂还有爽口、减轻口臭的作用,一些药物牙膏可起到一些相应的作用。但若有牙病还是要先去看牙医,而不能单纯依靠某种牙膏来自行治疗。

6.漱口和漱口液

漱口是清洁口腔最为简单的一种方法,主要原理是利用液体在口内流动的冲击力来清除滞留的食物残渣,但漱口不能清除牙菌斑。在漱口水中加入一些药物成分,称为漱口液。漱口液可减少牙菌斑的形成,对减少龋病和牙周疾病的发生起一定作用,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二、牙菌斑一般是怎样形成的

第一个阶段:获得性膜形成阶段。口腔中的唾液糖蛋白是唾液中的一种物质,每个人的唾液中都含有这种物质。当它与牙齿接触时,可附着在牙釉质表面,形成膜样物质,这种膜被称为获得性膜。它为口腔细菌初期粘附提供了基质,为牙斑的形成创造了条件。有资料证明,龈沟是牙齿最先形成获得性膜的部位。

第二个阶段:细菌附着阶段。大多数研究者认为,获得性膜对细菌附着具有重要意义。观察发现,当牙面获得性膜形成,很快就有细菌附着上去,说明附着速度很快。大量研究资料证实,最先附着在牙面的细菌为血型链球菌和唾液链球菌。细菌在获得性膜的表面生长,并能产酸,使糖蛋白沉积。血型链球菌和变形链球菌能合成葡聚糖,与沉积的糖蛋白一起构成牙斑基质,为牙斑的形成创造了基础。

第三个阶段:成熟阶段。细菌在获得性膜上生长、发育、繁殖和衰亡,并在其中进行复杂的代谢活动。

三、得了牙菌斑有那些特征

1、牙龈炎症和出血。牙龈发炎时呈现鲜红或暗红色,肿胀,边缘变厚,龈乳头呈圆柱状,质地松软,很容易由于刷牙、吮吸、咬硬物或剔牙而出血。有的患者表现为牙龈组织增生,牙龈坚硬肥厚。

2、牙周袋形成。牙周组织在龈牙结合部有一圈致密的结合上皮,该结构能够良好地封闭软硬组织交界处,是防止异物、细菌及其他病原物质侵袭机体的重要屏障。在牙菌斑时,结合上皮遭到破坏,使得牙龈与牙齿分离形成牙周袋。

3、牙槽骨吸收。牙槽骨的健康状况决定了牙齿是否稳固。牙菌斑会造成牙槽骨吸收,牙槽骨的吸收是不可逆的,这也是牙菌斑难以治愈的一个重要原因。

4、牙齿松动和移位。当牙槽骨吸收明显时,牙齿会出现咀嚼无力,咀嚼不适等症状。最后,牙齿出现扇形移位,松动,直至脱落。在牙齿移位、松动的过程中,也容易出现牙间缝隙、塞牙等。

四、牙菌斑可通过几种途径引发全身疾病

1.直接进入临近组织或器官

研究发现,牙菌斑是幽门螺杆菌的贮存库,有大量的幽门螺杆菌在此储存。幽门螺杆菌可经口腔进入胃部,在胃部“定居”下来并繁殖壮大,引发慢性胃炎、胃溃疡、胃癌等。牙周炎患者的龈下菌斑包含大量厌氧菌,可在特定条件下被吸入下呼吸道,在支气管末端和肺泡上皮定植,诱发肺炎。

2.进入血液循环引发菌血症

引起人类牙根尖周病的细菌种类有200余种,而引起牙周病的细菌种类有500种。研究表明,在拔牙、根管治疗、牙周手术和根面刮治等操作当天内,部分细菌便可从感染部位到达心脏、肺部及周围毛细血管系统。当人体免疫功能正常时,进入血液循环的细菌在30分钟内即被清除,并不引起临床症状,仅有少数人出现1~2小时的低热和不适感;但当人体免疫力低下时,进入血液循环中的细菌就会导致感染,引发全身疾病,如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急性细菌性心肌炎、脑脓肿、鼻窦炎、肺脓肿、咽峡炎、眼眶蜂窝织炎、皮肤溃疡及骨髓炎等。

3.细菌代谢产物扩散引起全身疾病

牙菌斑的主要成份是细菌,这些细菌代谢的毒性产物可成为全身疾病的病原因子,直接刺激和破坏机体组织,也可引起组织局部免疫反应,造成组织损伤。如慢性脑膜炎、脑梗死、急性心肌梗死、持续性发热、特发三叉神经痛、毒素休克综合征、系统性粒细胞缺失、妊娠异常、低体重新生儿等。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