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长生不老的生活护理 长生不老的历史渊源

2023-07-18 来源:易榕旅网

一、长生不老的历史说法是什么

无论是秦始皇还是孙悟空,都渴望能长生不老。他们吃了许多丹药,仙桃,人肉,还做过很多诡异的人祭法事,但都难以如愿。富贵人家靠积德行善希望能够神仙得道。而平民更多追寻宗教和灵魂的得罪。当然还有些不正常的吃人类的脑髓。

埃及法老甚至贡献出自己的尸体做木乃伊,肉体不死,灵魂总有一天会回来。

上古战场的战士也经常被骗。他们的上司骗他们说死在战场才能上天堂,不然就只能***,于是愚蠢的战士们就拼死作战。

日本人认为比丘尼(一个尼姑)吃人鱼肉为长生不老的方式。当然另一部分日本人不屑于此,他们认为死亡是正常的,所以更加珍惜生命,好景不长,人生得意须尽欢,劝君莫惜少年时,当然这是他们唐朝的观点,也导致日本人更加爱好杀戮和***。

总之,他们追求的其实是精神上的不灭和永存,这的确是个谜。

随着人类的进步和发展,到了秦朝时期,长生才第一次获得实践。

出于对至高无上的权力和享受不尽的荣华富贵的贪婪,秦始皇对获得长生梦寐以求。为了实现自己的不死的梦想,秦始皇果真派了徐福率领上千名童男童女,去东海为他寻求不死仙药。结果,不死仙药没有取得,徐福等人也消失得无影无踪。后来,有个方士说能为秦始皇炼制不死丹药,秦始皇信以为真,花了大量人力物力请方士为自己炼制不死仙药,结果,秦始皇被骗,方士被杀。秦始皇追求长生的事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二、长生不老的主要因素

大脑潜能

人脑有巨大的潜能。人脑“极具潜力,远远超过人一生所能发挥的程度”。科学家指出,人脑所能容纳的资料“足以编辑成大约2000万册书,这相当于世上几所最大图书馆的总藏书量”。 关于人脑的“档案系统”的惊人容量,一位生物化学家指出,这个系统“绝对有能力处理人一生中,通过学习得来的知识和记忆,即使数量大十亿倍也不成问题”。

新陈代谢

每隔几天人体就把肠内壁的细胞完全更新;

每两个月,膀胱内壁的细胞也完全更换;

红血球每120天在人体更换一次。

无论活了多少年,身体大部分的细胞仍然十分年轻。

据估计:在一年之内,身体里大约98%的原子,将会从空气和饮食所吸收的其他原子所取代。

换句话说,只要人体保持细胞的持续更新,就可以抑制衰老。假若生命中的老化和衰老、疾病、意外受伤、动物和人类间暴力等等的问题可以完全解决,永生也可望出现。

但是,很遗憾的是,目前已知当细胞分裂时,会产生复制递减的现象。当DNA末端的端粒长度逐渐变短,而影响到原有DNA的正确性时,就会导致老化现象。然而一旦发生细胞老化,这个过程是不可逆的。且目前尚未有补充DNA末端的端粒的方法。所以多劳,增加细胞分裂的次数,必然老得快。

三、长生不老的现实问题

一、有些人觉得数万年来,人类的寿命极限只有100多岁,所以就认为这是自然规律,永远都不会改变,其实只是延长生命的科学技术还没有发展到位而已,毕竟生物技术才发展起来,还处在“幼年时期”。

二、老龄化问题:如果将来人类寿命可以达到几百岁,但是由于老龄化而干不动工作,那么就由未来的智能机器人和遥控机器人取***类的工作,在家里按按钮就行了。例如:遥控建筑机器人盖房子。

三、粮食与能源问题:假设一栋楼房,1到10层住人,11到20层是露天的楼板,上面种植庄稼,21到30层也是露天的楼板,上面铺设太阳能面板,这样粮食和能源问题都解决了。为了良好的通光,楼板可以做成环形或条形的,平均下来,每栋楼生产的粮食和能源够每栋楼的居民就可以了。每栋楼的一楼设有食堂,该楼的居民通过电脑预定饭菜,到时间去领取,由厨艺机器人负责做饭,而食物的来源则是该栋楼的楼板上种植的粮食。

四、人口问题:严格的计划生育。

四、长生不老的好习惯

1.海边去晒太阳

经常见不到阳光的人可能会发生很多危险。哥伦比亚大学精神病学系的一项情感障碍研究显示,缺少光亮可能导致抑郁症或其他相关问题出现,比如酗酒、自杀等等。去海边晒一个星期的太阳,会让你走出这种阴暗的情绪。有研究显示,连续5天,每天30分钟的海边日光,可以治好一半以上的抑郁症患者。

2.笑可以使你增加:10岁

幽默可以使你更健康、更长寿、更快乐,这是挪威科学技术大学发表于2006年的一项研究成果显示的。另据他们证实,具有幽默感的人当患上重大疾病时被治愈或好转的可能性比其他人要高出30%。笑可以使人产生更多的保护性荷尔蒙,调节血压,减小压力,增强免疫系统。鉴于笑能给你带来这么多的好处,让自己多一些笑声,可以使你的寿命增加8岁。所以,从现在开始多看喜剧电影,多听相声,也讲笑话给别人听吧。

3.睡前泡脚20分钟

每天用热水泡脚20分钟,可以使心脏病患者的心脏血管机能得到改善。泡脚还能使血液循环加快,缓解疲劳,促进睡眠。年轻人每天泡15-20分钟,老年人可延长至20-30分钟,水温不要超过40摄氏度。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