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出现在子宫以外部位时称子宫内膜异位症。本病以侵犯卵巢者最常见,多发生于育龄妇女。临床表现为痛经和持续下腹痛、月经失调、不孕、性交痛,因异位内膜侵犯部位不同,患者可出现腹痛、腹泻、便秘或尿痛、尿频,甚则有周期性血便、血尿。此外,身体其他任何部位有内膜异位种植和生长时,均可在病变部位出现周期性疼痛、出血或块物增大。疼痛多发生在经期前后或经期。
本病中医学属于“痛经”、“癥瘕”、“月经不调”、“不孕症”等范畴。中医学认为,本病多由外邪入侵、情志内伤、素体因素或手术损伤等原因,导致机体脏腑功能失调,冲任损伤,气血失和,血液离经,瘀血形成,留结于下腹而发病。瘀血阻滞,脉络不通,则见痛经;瘀积日久,形成癥瘕;瘀血阻滞胞脉,两精不能结合,以致不孕;瘀血不去,新血不能归经,因而月经量多或经期延长。
【必备名方】
1.痛经散加减:当归10克,白芍10克,牡丹皮10克,红花10克,香附10克,郁金10克,川楝子10克,莪术10克,乌药10克,延胡索10克,川芎5克。水煎服。腹痛甚者,加乳香6克,没药6克,生蒲黄10克;经量多者,加棕榈炭10克,拳参10克;盆腔有包块者,加三棱10克,橘核10克;有热者,加黄芩10克,栀子10克;有寒者,加白芥子10克,炮姜3克。
2.温经汤加减:吴茱萸9克,当归6克,白芍6克,川芎6克,人参6克,桂枝6克,阿胶6克,牡丹皮6克,生姜6克,甘草6克,半夏6克,麦冬9克。水煎服。血虚者,加熟地黄15克;肛门后重明显者,加升麻10克,枳实6克。
3.清热调血汤加减:牡丹皮10克,黄连6克,当归12克,川芎12克,生地黄15克,赤芍12克,红花12克,桃仁12克,莪术6克,制香附10克,延胡索10克,黄柏6克,大血藤15克,薏苡仁15克,三棱6克。水煎服。经期月经量多者,去三棱、莪术,加茜草炭12克,生地榆12克。
4.丹溪痰湿方合桃红四物汤加减:苍术15克,白术9克,半夏9克,茯苓12克,滑石(包煎)9克,香附9克,桃仁9克,红花6克,熟地黄12克,白芍12克,当归12克,川芎12克,荔枝核12克,海藻12克,昆布12克,川贝母12克,三棱6克,莪术6克,水蛭3克,夏枯草9克。水煎服。婚久不孕、输卵管不通者,加路路通9克,穿山甲9克。
5.补肾祛瘀方加减:淫羊藿12克,仙茅12克,熟地黄15克,山药15克,鸡血藤9克,丹参9克,香附9克,三棱9克,莪术9克。水煎服。阳虚者,加附子(先煎)6克,肉桂6克;阴虚者,加女贞子12克,地骨皮12克;气虚者,加黄芪12克,党参15克;血虚者,加当归15克,何首乌12克;月经量多者,加仙鹤草12克,阿胶(烊化)12克;腰酸甚者,加杜仲15克,桑寄生12克;腹痛甚者,加失笑散6克,制乳香6克,制没药6克;白带赤者,加墨旱莲12克,茜草12克;少腹有包块者,加皂角刺9克,苏木9克,赤芍9克。
【名医指导】
1.对本病应有正确的认识,避免过度紧张及焦虑。病变轻微、无症状或症状轻微者,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并配合B超检查,可3~6个月检查1次。症状不明显者,可不用药;对有症状者可给予阿司匹林或吲哚美辛等药物;不孕者可促使受孕,分娩后体征及症状有望好转;绝经后子宫内膜异位病灶停止发展,并逐渐消失。
2.避免在临近月经期进行不必要、重复的妇科双合诊,以免将子宫内膜挤入输卵管,引起腹腔种植。尽量不以人工流产术作为节育措施,而采用安放宫内节育器或服用避孕药等方法。做剖宫产术时宜用纱布保护腹壁切口,防止子宫内膜碎屑植入腹壁组织,在缝合腹膜后,用生理盐水洗净腹壁伤口,再分层缝合。
3.及时矫正过度后屈子宫及宫颈管狭窄,使经血引流通畅,避免淤滞,引起倒流。
4.注意保暖,避免寒凉。女孩子在青春期避免惊吓,以免导致闭经或形成溢流。
5.月经期一定要做好保健,注意控制情绪,避免大怒大悲。禁止性生活。
6.保持身心愉快,心情放松,不要太过压抑。
7.适龄生育及采用适合的避孕措施。
8.饮食上宜多食干果,如核桃、大枣、桂圆等。可多食新鲜水果。行经前后,尤须注意不能进食过热的汤、菜及生冷食物等。少食酸涩收敛之品;少吃肥厚油腻的食物。
9.必要时可采取激素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以及药物与手术的配合治疗法。
10.适当做规律的体育运动,但应注意劳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