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诵社团,旨在培养学生朗读兴趣,激发学生在各种活动中的朗读欲望,有勇气在公众面前表达自己,展示自己。本学期主要通过形体训练、礼仪训练,吐字发音训练等,学习朗诵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朗诵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社团成员来源于9个班对朗诵有兴趣的同学,共33人。社员们学习态度端正,每个人都给自己设定了计划和目标,带着任务参加社团。每次社团活动之前,指导老师能做到学习任务心中有数,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时常切磋”、“实战演练”,从而有所获、有所得,老师能对孩子的每次上台表演作出评价和肯定,学生也在自我评价、互相评价中有所收获。
本学期的朗诵社团,始终围绕新课标指出的,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也能激发其对语文和中国文化的热爱。
备课时,我常会思考课堂中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朗读积极性。然而,有时候看似热闹的朗读,却缺乏明确的目标指引,只是为了“读”而“读”,它似乎成了形式而不是需要,这样的读,也许效果和意义并不大。
本学期社团起点于学生想学什么,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板块来教学:发声发音、绕口令、礼仪教学(坐姿、站姿与走姿)、表演技巧、童谣表演、古诗学唱。
字音字词是基础,首先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仔细听他们的朗读,我发现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读错音、读别音,这主要是因为孩子不认识字或者多音字不能准确运用,孩子们读准字词,是读准句子的前提,同时也应该多积累识记一些简单常用的多音字。二是多字、漏字,低段的孩子们读书时“指读”,也许能让孩子们做到口、眼、心、手并用,提高注意力,达到读准确、读通顺的目的。
绕口令是为了激发孩子的兴趣,同时锻炼舌头的灵活度,以比赛形式进行,孩子们兴趣高昂。在礼仪教学设计中,是从仪态角度出发,为孩子的表演打基础,之后进行学生的表演,寓教于乐,教学运用。童谣表演给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自己设计动作,小组合作表演,灵活运用之前课堂所学的发音和礼仪等,力求在读中悟情,在演中体会,在合作中分享快乐与成功。
古诗学唱也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一项活动,课堂中大家配动作,看视频,学唱了不少古诗,既有巩固已学的古诗,又学了新的古诗,在音乐节奏中加深了记忆。同时,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和演唱又具有一定的感染力,能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看到孩子们脸上的笑容,相信孩子们的状态会越来越棒,这学期的社团课也有不少收获,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