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最新的山东烟台山导游词范文 篇13

2024-07-17 来源:易榕旅网

  四月的海边,是一片无边透明的蓝。在市区北端的烟台山公园里,树木开始以绿色的姿态迎接春天。11.6公顷三面环海的小岛,不过43米的海拔高度,却总是有一些细节,该是叫做"精致"。从入口处一路上行,郁郁葱葱中隐约可见"环海栈道"的入口。圆的卵石铺就起一条忽宽忽窄的路,偶尔还可以看见胆大的海鸟在四处张望。台阶很高,一步步走下去时已经可以听见海浪的咆哮。让人觉得此时的海仿佛就在脚下了,会是那样宽阔蔚蓝的一片,然而却总是看不到小径的尽头,摸不清究竟还要走多少级台阶才可以碰触到那双蔚蓝色的手。可是,正犹豫着的时候,却又是呼啦一下子,绿色树木的屏障退开,脚踩上了粗糙的礁石,一片海,已经在眼前安静地歌唱。

  就这样沿着礁石间的道路一路忽上忽下地走,曲曲折折里却有毫不张扬的自然与宁静美。栈道的尽头是一路需要攀爬的台阶,台阶的顶端是一座叫做"惹浪亭"的长形亭子。看得出时常粉刷的崭新痕迹,然而也猜得到这二十几年来立于此地所经历的风霜。最最难得的便是名字里的一个"惹"字,简简单单却蕴无限风情:这凌跃海上的亭子何尝不是引万顷波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而站在亭子里居高临下,既可见东南面滨海路一线的高楼林立,也可见北面海上云端里红弦白帆的船。海鸥忽然间就从天海间掠过,似乎要继续引领你在这绿与蓝的路上继续走走。那么,就走吧,就沿着一路下行的台阶踏一踏吊桥,在晃晃悠悠的轻盈里看一看吊桥上一把又一把的铜锁--这个城市的男女总是要在结婚的时候来此地许愿,然后拴一把没有锁孔的金色连心锁,是两颗心连在一起的模样,象征着永结同心、百年好合。这许多年来,有的锁已经生锈,却依然重叠着以繁复的姿态在此地忠贞地佐证爱情。

  除了亭与桥,石、台、塔、楼,也是这个公园里必须一看的去处。  所谓台与塔,那是烟台的标志之一。台,是指这个城市因而得名的烽火台。倭寇侵境的时候点起狼烟,一路升腾着加强警戒。如今这烽火台只余存一段南北长15米、东西宽13米、高6.5米的台基,却仍然称得上气派。而塔是一座乳白色的古堡式建筑,高49.25米,现在是烟台市的市标。每到晚上,灯塔里的灯便彻夜亮起,一路为远行的船支导航。  至于临海的石,则总是或多或少地沾着海上的气息。龙王庙中一块高2米、长3米、宽2米的巨石叫做"燕台石"。据说在烟台山建烽火台前,每年春季必有群燕汇集于石上,于是便有了这个名字。清光绪二十二年六月,浙江人林炳修于石上刻题四言诗十句:"崆峒距左,之罘横前,俯临渤海,镇海齐燕。吁嗟群夷,蚕而食之,唯台岌岌,一石岿然。谁守此者,保有万年?"至于山北沿海一带更是礁石林立,其中也少不了历代名人雅士的题诗题字。西段陡崖上有一块山坡巨石,沿节理一分为二,后半直立,前半倾倒,好象小舟搁浅的模样,远看却有扬帆出海之势。题于清康熙三十六年的诗《石船》依然清晰:"谁将石壁劈成舟,屹立山腰海上头。纵有风涛惊不倒,虽无桨舵势能悠。难供利客奔南北,止许高人宴春秋。却笑胶舟游楚水,问王空自动齐侯",石船背面,则是四个大字"造化奇观" 而楼,则是1861年烟台开埠后英、法、德、意、日等17个国家在烟台开设领事馆的西方建筑群旧址。英国领事馆里木的地板与楼梯、半圆形的阳台,推开窗可以看见一整面山与海的景色。还有俄国领事馆的小阁楼,日本领事馆方方正正的白色墙壁……如今这些领事馆被修葺一新开办了"烟台方志史料陈列馆"、"烟台钟表博物馆"、"烟台开埠纪念馆"等众多的文化场馆,作为公共文化景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免费向游人开放。其中作为中国唯一的一个钟表博物馆,由烟台北极星集团赞助修建的"烟台钟表博物馆"设在日本领事馆旧址的一楼。每一间屋子里都是自古及今各式各样的钟表,不紧不慢地,以各自的方式记录着似水流年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