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最新30周年庆典致辞范文 篇20

2024-07-16 来源:易榕旅网

  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

  今天,我们欢聚一堂,隆重举行北京大学120周年校庆海外庆典。首先,我谨代表北京大学向各位来宾、各位校友表示热烈的欢迎!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北大发展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北大既继承了中国数千年的“太学”传统,又是近代中国兴学图强、向西方学习的产物。成立之初,北大就以兴办现代高等教育、复兴中华民族作为自己的使命。在这里,诞生了中国最早的现代学制,开创了中国最早的文科、理科、社科、农科、医科、工科。可以说,北大是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的奠基者。

  在北大的发展历程中,我们与英国形成了深厚的情谊,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互通互鉴。京师大学堂正式更名为北京大学后的第一任校长严复先生,就毕业于英国皇家海军学院。他率先将亚当斯密的《原富》、赫胥黎的《天演论》、密尔的《论自由》等著作翻译成中文,启蒙了一个时代。同时,7月29日,英国教育会议第一个在世界上承认北京大学及其附设的译学馆均为大学;随后伦敦大学也宣布承认北京大学的学历,由此奠定了北大在国际上的学术地位。

  自诞生以来,北大始终挺立时代潮头,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先锋作用。20世纪初,北大发起了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传播了社会进步思潮,铸就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传统。北大在中国率先提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学术传统,先后云集了当时中国乃至世界最顶尖一批大师,促进了北大乃至中国的思想解放和学术繁荣。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北大与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南迁组成的西南联合大学,在资源极为匮乏的情况下,培养出了一大批世界级优秀人才,创造了世界教育史上的奇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两弹一星”研制、百万次电子计算机问世、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等国家重大战略工程中,在青蒿素研发、汉字激光照排技术、稀土分离理论及其应用、股份制与产权制度改革等重大科技和思想理论成果中,北大师生和校友都建立了不朽功勋。

  北大的120xx年,承载着一所大学登高望远、矢志一流的理想追求。京师大学堂成立之初,就有“为五洲万国所共观瞻”的胸怀和理想。一个世纪前,在建校20周年之际,北大的老校长蔡元培先生提出:“本校二十年之历史,仅及柏林大学五分之一,莱比锡大学二十五分之一,苟能急起直追,未尝不可与为平行之发展。”充分表达了北大实现跨越发展、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的雄心壮志。此后,北大始终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征程中不断奋进。

  特别是自1998年北大百年校庆以来,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上升为中国的国家战略,北大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事业不断攀登新的高峰,成为“文、理、医、工、农”学科门类更加齐全的综合性大学,有41个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位居全国首位。根据基本科学指标(ESI)数据库,北大进入全球前1%的学科已由20xx年的4个增加到如今的21个,是中国大陆拥有前1%学科数最多的高校,具备了世界一流大学的学科特征。

  历经双甲子,跨越三世纪。前辈先贤们以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气魄书写了北大的辉煌历史和光荣传统。当前,与民族共命运的北京大学,也和国家一同进入了改革发展的新时代,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新时代有新的挑战。当今信息技术彻底改变了知识的创造、收集、储存和传播方式,极大影响着教育教学模式。全球化正深刻改变着世界,不同文明之间呈现深度的交流交融交锋态势,人们更加期待大学发挥更多的建设性作用。

  面对挑战,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反思。

  在北大建校25周年时,蒋梦麟先生在《北京大学日刊》所载的“纪念词”中宣布:“今日是本校二十五年的生日,是我们全体师生反省的日子。”正是有了前辈们这种躬耕自省的精神和品格,北大才能在不断的自我剖析中把准航向、实现升华。

  我们要思考,如何辩证处理扎根中国与放眼世界的关系。世界高等教育演进史告诉我们,只有充分融入国家特色、民族特点和文化自信,才能办出一所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世界一流大学。我们需要研究如何从五千年中华文明中汲取养分,如何立足于中国实际,在世界大学奔腾向前的浪潮中独树一帜、挺立潮头。

  我们要思考,如何有机整合核心使命与外延任务的关系。要厘清核心使命和外延任务,将大学的资源集中在教学科研核心使命上,把宝贵的经费、土地和师生的精力,都用在刀刃上。

  我们要思考,如何正确认识数据指标与内涵质量的关系。过去20xx年,我们采用对标式发展,论文数量等指标都增长了10倍以上,与世界顶尖大学的指标差距也越来越小。但是真正决定一所大学的地位的,是她的内涵和质量,未来怎样实现学校的内涵式发展是我们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面向未来,我们要明晰目标。

  在世界高等教育大变革的时代,北大要在世界大学之林中发出中国声音、贡献中国智慧,要真正成为“各省之表率,万国所瞻仰”的“伟大的大学”。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创建“伟大的大学”是不同的。前者是量的变化,关注的是指标和数据,是热闹、繁华的;而后者是质的提升,重在大学的品格和文化,是要“深耕细作”的。历经120xx年的奋斗,特别是近20xx年来的快速发展,北大已经具备了从量变到质变的基础,现在是我们静下心来、力戒浮躁,厚植沃土、强根固本的时候了。

  成为伟大的大学,意味着为学生提供最好的教育,成为国家乃至世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中心,造就担当世界责任、推动人类进步的一流人才。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中心,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紧密融合,给学生更大的自由选择空间,提供最好的学习成长体验,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创造潜力,做到“懂自己、懂社会、懂中国、懂世界”,使教育真正成为师生共同的探索之旅。

  成为伟大的大学,意味着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打造一流学术队伍。我们一方面要继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持续实施“博雅人才计划”,在国际人才竞争中占据主动,另一方面要营造宽松的氛围和良好的学术生态,实现“近者悦、远者来”。

  成为伟大的大学,意味着产生更多能够推动国家发展、人类进步的新思想、前沿科学和未来技术。我们将重点布局“临床医学+X”“区域与国别研究”两大前沿与交叉学科领域,根据不同学科的发展规律和特点确定不同的任务和评价标准体系,建立中国视角的人文社会科学体系,建立符合国情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使“双一流”建设的动力更加充沛。

  成为伟大的大学,意味着建立完善的现代大学治理体系,真正成为世人敬仰的学术殿堂。大学的文化,应该宽松自由、严谨求实,应该风清气正、宁静和谐。我们要继续推进管理重心下移,更加激发院系的积极性创造性,尊重学者的主体地位,统筹好校内不同群体的关系,使学校中每个机构、每个人的创造潜力都充分迸发出来。

  成为伟大的大学,还意味着要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参与国际高等教育的发展进程。北大是中国最为开放、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大学之一,已经与60多个国家(地区)380多所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广泛的交流合作关系。来自全世界的数千名优秀青年在北大留学。北大的教育资源也正向全球敞开,所开的慕课已经吸引了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多万学习者注册在线学习。近年来北大倾力打造燕京学堂、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孔子学院等合作窗口,积极办好北京论坛、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等交流活动,大力开展“一带一路”区域国别研究,积极参与各类国际大学联盟,在与国际顶尖的教育、科研、文化机构开展深度合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世界共同发展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过去40年中国的改革开放经验、120xx年北大的办学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具备广阔的全球视野才能更好地发展。未来北大要继续深化改革、全面开放,从全球汲取办学经验和智慧,当好中国链接世界的桥梁。

  与英国高校开展对话与合作一直是北大对外交流的重点之一。长期以来,北大与牛津、剑桥、伦敦政经学院、爱丁堡大学、杜伦大学、UCL等英国高校建立了牢固的合作关系。今天,北大在英国办学,这是北大与英国深厚情谊发展的“一小步”,也是北大乃至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的“一大步”。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自创办以来就大力推进国际化发展战略,在学生培养、师资力量等各方面已成为目前中国最具国际化的商学院,也为推动北大在英国办学做出了非常积极的努力。20xx年3月,美丽的牛津郡迎来了第一批北大汇丰商学院的硕士学生。这批学生的到来,开启了北大学生来英国学习的新渠道,使北大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加国际化、多元化。我们也希望以此为平台,汇聚世界上最优秀的学者和学生,营造好的环境,让他们能够在北大的良好氛围中修身立德、钻研学术、释放潜力,推动中国高等教育走向世界,也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发展,理解中国的文明。

  中国先生曾经提出,“教育是面向未来的,是人类传承文明和知识、培养年轻一代、创造美好生活的根本途径。”作为传承文明薪火和奠基未来发展的专门性机构,作为发扬已知、创造新知、开拓未知的专业性组织,大学需要率先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既要服务当下的社会现实,更要放眼长远的发展需要;既要推动物质世界的进步,更要维护好人类的精神家园;既要有真挚的本土情怀,更要有深切的世界关照。

  在过去的120xx年,北大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既推动西学东渐,又致力于东学西渐,搭建起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桥梁。今天的北大,将发扬光荣传统,继续当好中外文明交流交融的使者。我们希望和更多的兄弟高校一道,担负起高等教育引领时代发展的责任,融通中西方文明,努力解决人类社会所面临的共同问题,为人类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贡献新智慧,成为国际社会改革发展的参与者和推动者。

  谢谢大家!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