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4年级写导游词之长白山 篇25

2024-07-16 来源:易榕旅网

  女士们,先生们:

  你们好。

  欢迎您来到吉林省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旅游观光,我是这里的导游员,非常高兴能有机会陪同各位一道参观游览长白山,我愿意竭诚为您服务,衷心祝您旅行愉快。

  (到达北坡山门后)

  朋友们,您现在已进入了举世闻名的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我现在简单地向大家介绍一下长白山保护区的情况。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建立于1960年,1980年加入国际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被列为世界自然保留地,1986年被列为国家级森林与野生动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

  长白山位于吉林省东南部,是欧亚天大陆东部最高山脉,松花江,图们江和鸭绿江三江发源地。山体呈东北――西南走向,长白山地处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白山市境内,是中,韩两国界山。东南部与朝鲜毗邻,它是地球上同纬度地带原始状况保存最好,物种最丰富,生态系统最完整的保护区。区内不仅有原始状态的森林,还有苔原,草甸,湖泊,河流,沼泽等,是欧亚大陆北半部山地生态系统的典型代表。据统计,保护区内有野生植物2596种,野生动物2442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598种。

  长白山是一座神奇的山,其中美丽的“天池”令人心驰神往,说到天池,有的游客认为只要能看到天池,就是很圆满的旅程,其实不然,在这里有可朋友们能观察到的还有很多,最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长白山独特的火山地貌,二是典型完整的森林生态系统。

  (火山地貌成因)

  长白山是一座多次喷发的中心复合式火山,由台地,熔岩高原和火山锥体三部分构成。长白山区的形成,有其悠久的历史。在距今约2500万年时,长白山在著名喜马拉雅山运动影响下,地壳发生一系列断裂,抬升,地下深处的玄武岩溶液沿着地壳的缝隙大量的喷吐于地面,形成了玄武岩台地的主要物质。在距今约300万年时,地球进入新构造阶段,长白山地壳再次发生断裂,抬升,玄武岩溶液沿着地壳喷吐,有部分堆积在玄武岩台地之上,形成倾斜玄武岩高原的主要物质。距今约200万年,长白山才转为以现在的主体为中心的爆发时火山,喷出的溶液和碎屑物,堆积在火山口四周的熔岩高原和台地上,筑起了一座雄伟而高大的火山锥体。历史上最近的一次喷发是1702年4月。

  长白山山势高耸,地形起伏变化大,自然环境复杂多样。从山下到山上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气候,土壤,生物等呈现四个界限分明的垂直植被景观带。从山脚到山顶虽然只有几十公里的行程,但垂直分布的景观带却好像经历了欧亚大陆从文带到极地几千公里的变化,游客可以在几小时之内感觉到从温带到寒带的不同自然景色,如同游历了半个世界,历经了春夏秋冬四级一样,真可谓“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

  随着观光车的行驶,一次经过的是:地下森林,中转服务站,蓝景停车场,瀑布停车场,这四个位置在您手中的观光车票上有景点位置的平面图,您可以在指定地点上下车。

  (地下森林)

  参观地下森林往返需要步行3公里的路程,地下森林是由火山活动造成地层大面积下榻,形成巨大的山谷,使整片的森林沉入谷底。南北长约2500米――3000米,谷壁落差约75米,谷底森林谷壁高耸,断崖峭立,崖上崖下森林好似原木连成一片,后突然塌陷才形成今日的森林景象。置身其中仿佛淹没在绿色的海洋里,林海与天相接,构成了谷底森林的秀美景色。同时,也让您体验一下火山喷发时地壳发生变迁,地表塌陷所形成的断裂带的一个自然奇观。

  (垂直景观带)

  过了地下森林便是中转服务站换乘越野车到达主峰参观。透过车窗,在越野车上您可以仔细的观赏一下长白山的植物垂直景观。

  长白上火山锥体从熔岩高原上拔地而起,相对高度达20__米以上。当山下已是春意盎然的时节,而长白山顶仍是冰天雪地。长白山在海拔1400米以上的地带,气候相对寒冷,没有夏季,而是春秋相连,人们常用“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来形容这种气候的变化,正是因为立体气候的差异使丰富多彩的植物种类又能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了有规律的带状分布,呈现出四个垂直景观带分别为:针阔叶混交林带,针叶林带,高山岳桦林带和高山苔原带。

  针阔叶混交林景观带又称红松阔叶林带,处于海拔500――1100米,气候温和湿润,地形平缓,土壤为暗棕色森林土,深厚肥沃,是长白山区植物生长最繁华的一个景观带。森林茂密,万木参天,素有“长白林海”之称,树木以白桦,落叶松,黄菠萝,胡桃秋,红松等针,阔叶树种为主,还有一些藤本植物,如山葡萄,五味子和猕猴桃等。在天池北侧的个别地段还生长着长白山的一个变种,它只有在这种含有各种营养物质的火山灰中才能生长的婀娜多姿,亭亭玉立,而且这一带动物种类较多,茂密的森林和丰富的'植物为野生动物的栖息和繁衍提供了优越的条件。长白山的300多种脊椎动物绝大多数生活在这里,兽类有东北虎,梅花鹿,马鹿,野猪,黑熊等:鸟类有鸳鸯,榛鸡,大山雀等,爬行类有蝮蛇,草蜥,松花蛇等,两栖类有中国林蛙(哈什蚂)花被蟾蜍等。

  针叶林景观带处于海拔1100――1700米之间,这里气温显著下降,空气湿度大,冬季严寒,夏季凉爽,土壤为山地棕色泰加林土,土层较薄,喜暖的阔叶树大部分以消失,林木以耐寒的针叶树为主,树高林密,四季常青。针叶树的尖塔形树冠构成了针叶林带固有外貌景观。针叶林景观带的植物群落比较单纯,以耐寒的云杉,冷杉为主。这里的野生动物种类和数量远不如红松阔叶混交林中的动物多,常见的兽类有紫貂,松鼠,棕熊等,鸟类有三趾啄木鸟,黑琴鸡等,爬行类有蝮蛇,松花蛇,两栖类有日本雨蛙和林蛙。

  岳华林景观带处于海拔1700――20__米之间,我们又称它为岳华矮曲林景观带,这里山势陡峻,气候低,降水量多,风力强,土层薄,土壤为山地草甸森林土,植物群落结构简单,乔木层以岳华为主,夹杂零星的长白落叶松,云冷杉和赤杨等。这种恶劣的气候条件使岳华失去了一般桦树那种清秀挺拔的风姿,变得树干扭曲弯折,显得老态龙钟,犹如饱经沧桑的老人在诉说着几百年的故事,尤其在迎风坡上由于疾风劲吹,岳华的树干都整齐的向着背风倾斜,几乎匍匐在地。此地带还生长着长白山特有的草本植物――草苁蓉寄生在东北赤杨的根部,是长白山著名的药用植物之一,俗称“不老草”。岳华林景观带的植物生长稀疏,

  不利于动物生存,所以在此带栖息的动物种类不多,常见的兽类有花鼠,高山鼠兔。每到夏季,大型兽类也常来光顾避暑,比如说袍子,鹿等。鸟类主要有山雀,柳莺等。两栖类主要有中国林蛙,极北小鲵等。

  高山苔原景观带处于海拔20__米以上,我们又称它为高山冻原景观带,位于岳华林景观带之上,这里山陡,风大,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短促,最热的7月份平均气温也只有7摄氏度左右,全年无霜期不足60天,风力强度一般都在七级以上,几乎全年处于大风日,形成常年低温,潮湿,多云,多雾,多风的气候特点。土壤为高山苔原土,非常贫瘠。这种生态环境与极地极为相似,因而出现了欧亚大陆东部独有的高山苔原景观带。高大乔木在这里以基本绝迹,仅有矮小的灌木,垫状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和苔藓,地衣等交织生长,形成了广阔的地毯式的苔原植被。由于地处高山海拔,紫外线强烈照射使这里的植物花朵大且色彩艳丽,花色以紫,白和黄为主,少数呈鲜红色。每年七八月份花期来临时,便成为长白山高山苔原景观带的黄金时节,各色各样的花朵争芳斗艳,诧紫千红,花香四溢,灿烂夺目,构成一座天然大花园。高山苔原景观带的动物种类贫乏,兽类在这里定居的仅有高山鼠兔一种,每当夏季一些大型的兽类也来这里纳凉。

  (天池)

  各位游客,转过72道弯,天池与我们近在咫尺了。我们那上会看到环抱天池海拔超过2500米的16座山峰,其中主峰白云峰海拔为2691米。现在您眼前这座山峰就是长白山第三高峰――天文峰。海拔为2670米。它是从北坡俯瞰天池的第一绝妙处。站在山峰的最顶部向下俯视天池的全貌还可以看到天池对面有北朝鲜的水文监测站和登山的栈道。天池是中朝两国的界湖。湖面海拔2189.1米,水域面积为9.82平方公里,水位最深处达373米,平均水深204米,南北长4.48公里,东西宽3.37公里。水面周长为13.1公里,吃谁的总蓄水量为20.4亿立方米,每年平均水面蒸发量为450毫米,年降水量1333毫米,年平均气温为-11度,是我省气温最低,降雨量最大,蒸发量最小的地区,池水是无色透明的,味淡,据说没有水生物,只有80年代的时候从朝鲜境内放入了100条冷水鱼。天池重要的一点是仅有一个出水口而没有入水口,但是湖面还把却终年保持了不变,最后科学家对它进行考察,认为他主要是以地下水和泉水为主,大气降水为辅,所以成为了长白山天池忠年长流的一个主因。

  关于天池怪兽的说法很多,从1962年开始就有许多人观看到天池怪兽并拍下了照片,至今科学家对天池怪兽也没有真正的科学解释。

  (黑风口)

  黑风口是长白山天池主峰半山腰的一处悬崖风口,位于北侧登主峰路旁,是一个可以俯瞰二道白河峡谷,俯观天池北口流泻而下的长白山瀑布的绝佳景点。你站在悬崖豁口,会看到它与二道白河峡谷,长白瀑布迎面对峙,谷底至崖顶高差500米左右,犹如两扇天然屏风立于峰巅。无风天气到此,仰望悬崖陡峙,飞瀑直下,俯视温泉蒸腾,白河浪涌,确是风光无限在险峰。一旦天池上空风起云涌,这里便飞沙走石,天昏地暗,此时此刻,若不小心翼翼地攀石爬过,则有被狂风刮倒的危险。

  参观完天池,乘坐越野车还要返回中转站。我们在乘坐观光车前行到达蓝景停车场。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