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就是教与学,两者是相互联系,学生是被教的主体。因此,了解和分析学生情况,有针对地教对教学成功与否至关重要。最初接触B班教学的时候,我还不懂得了解这些孩子的特点,我用和以往一样的教学方法准备课程。但一开始我就碰了钉子。在讲授第一课的时候,我按照自己的教学设计,上了一堂自认为明白易懂而又不死板的课,认为教学效果如期理想,怎知从课后反应的作业情况来看,却差强人意。后来听同学们反应,才知道有些东西对他们而言是陌生的,因为初一初二阶段掌握的并不好,我认为应该是早就掌握的内容,他们却需要继续反复讲解,训练。同时大部分的英语指令他们也不是很能理解。从而可知,我没有具体理解班级特点。
一方面,这学期姚桥和儒里的学生合并了过来,在他们以往的英语教学中,对英语的默写和听说训练相对训练的少了一些,所以课堂英语要尽量简单化,同时大量的单词需要再次提醒,即使是已经学习过的。另一方面,我所教授的两个班级学生情况也不一样,九(18)班的'同学比较活跃,上课气氛积极同时也容易失控,后进生较多,有些同学属于对英语一窍不通,尖子生同时相对较少。更关键的全班中等生后劲不足,明显对学习欠缺兴趣,而九(20)班的同学相对比较沉静,虽然中等生比18班比例大,但中下层面而也广,我备课开始没有注意到这些差别,因此教学效果不如理想。从此可以看出,了解及分析学生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对授课效果有直接影响。这就是教育学中提到的“备教法的同时要备学生”。这一理论在我的教学实践中得到了验证。在接下来的教育实践过程中,我将视不同班级不同特点,采取不同方法实施教育实践。
英语是一门外语,对学生而言,既生疏又困难,在这样一种大环境之下,要教好英语,就要让学生喜爱英语,让他们对英语产生兴趣。否则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畏难情绪,不愿学,也无法学下去。为此,我采取了一些方法,就是在课堂上扩充一些关于英美国家的文化,生活故事,让他们更了解英语,更喜欢学习英语。因为只有英语兴趣的提高,他们才有可能更积极地配合教学,从而产生更积极地效果。因为英语的特殊情况,学生在不断学习中,会出现好差分化现象,差生面扩大,会严重影响班内的学习风气。因此,绝对不能忽视。为此,我积极与班主任沟通。对部分同学进行有计划的谈话和辅导。对早已对英语失去兴趣,一窍不通的同学适当引导,耐心教导,慢慢提高他们的成绩,不能操之过急,且要多鼓励。只要他们肯努力,成绩或多或少会有提高。
英语是语言。困此,除了课堂效果之外,还需要让学生多读,多讲,多练。为此,在早读时,考虑到B班的特点,我大部分情况下坚持反复带读,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课后发现学生作业问题也及时解决,及时讲清楚,让学生即时消化。另外,对部分友能力却不自觉的同学还采取强硬背诵等方式,提高他们的能力。
经过一个阶段的的教学,期中考就是一种考验。无论成绩高低,都体现了我在这学期的教学成果。我明白到这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在本学期后如何自我提高,如何共同提高两班的英语水平。因此,无论怎样辛苦,我都会继续努力,多问,多想,多向前辈学习,争取进步。以上就是我在这个阶段的教学工作总结。由于经验颇浅,许多地方存在不足,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在各位领导老师,前辈的指导下,取得更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