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肥期间
暴食后的 补救措施 :1. 多喝水: 多喝水可 以润滑肠 道,增加 排泄次数 ,有助于 食物残渣 尽快排出 。2. 调整饮食 :暴食后 尽量减少 高热量食 物的摄入 ,适当吃 水果、蔬 菜及含高 纤维的食 物,如猕 猴桃、柚 子、生菜 、燕麦等 。控制碳 水化合物 摄入,避 免总热量 过多导致 体重增加 。3. 增加运动 量:运动 可以消耗 体内热量 ,减脂效 果明显。 选择跑步 、跳绳、 爬楼梯、 游泳等适 度运动, 但切勿过 度,以免 引起身体 不适或体 力透支。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M说丨为什么减肥的人有时候会突然暴饮暴食?
他们往往在遇到挫折时陷入暴饮暴食,这是一种叫做“代偿机制”的自我防御机制。对于减肥者来说,食物能补偿挫折带来的痛苦,但是这种消极的代偿方式往往没有帮助,反而会带来更大的伤害。
心理代偿机制是自我防御机制的一种,源于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就是你知道的那个)。代偿性防卫机制是用另一样事物去代替自己的缺陷,以减轻缺陷的痛苦。这种代替物有时是一种幻想,因为现实上得不到实体的满足,他便以幻想在想象的世界中得到满足;有时用另一种物件去补偿他因缺陷而受到的挫折。因此这类防卫机制分幻想型和补偿型两种。
当人无力处理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困难,或是无法忍受一些情绪的困扰时,将自己暂时离开现实,任意想象应如何处理困难,使自己存在于幻想世界,在幻想的世界中得以实现内心的平衡,达到在现实生活中无法经历的满足。在幻想世界中,可以不必按照现实原则与逻辑思维来处理问题,可依个体的需求,天马行空,随心所欲,自行编撰。
幻想是一种想象作用,是幼儿必经的生活过程。很多心理学家认为个体所幻想的内容与学习经验有关,随着学习经验的增加而有不同的内容。例如,孩童时期的幻想偏向于玩具的获得与游戏的满足,而青春期少年则偏向英雄式的崇拜。一般而言,性情孤僻有退却倾向的人,平常少有自我表达机会,容易靠幻想来缓解心中的焦虑与痛苦。
白日梦是一种幻想,小孩以幻想来处理自己内心遇到的问题,青少年用幻想来编制美好的未来,以逃避现实的冲击。但成年人终日做白日梦,不勇于面对现实,则肯定是一种病态。如:“灰姑娘”型幻想,即一位在现实社会里倍受欺凌的少女,坚信她有一天可以遇到英俊王子式的人物帮助她脱离困境;又如被人揍后,因为无力反抗,幻想痛打敌人以满足自己的报复心理;职场中受欺负又不敢反抗的人,总是幻想自己是个隐藏的大英雄,或者直接在网游里扮演英雄。
自骗机制中的“理想化”可以算作是幻想的表现之一,是指对一个人的特质、能力等做过高的评价,以获得安全感、满足感的现象。简言之即当个人无法应对挫折、痛苦或不满时,就会用一种非现实的想象来逃避问题。理想化作用对一个人的安全感有帮助,但会酿成虚幻的自尊,因为理想化作用带有浓厚的自我陶醉色彩。这种保护机制常被弱小者所用,这也是思维上退行作用的表现。
幻想可以是一种使生活愉快的活动(很多文学、艺术创作都源自幻想中),也可能有破坏性的力量(当幻想取代了实际的行动时)。人们发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在集中营待了四年之久,又从集中营活着出来的人,与其是否年轻力壮无多大关系,最主要的是对未来有“憧憬”(亦即以幻想未来远景,来支持自己忍受正遭遇的苦难)。
幻想使人暂时脱离现实,使个人情绪获得缓和,但幻想并不能解决现实问题,人必须鼓起勇气面对现实,并克服困难,才能解决问题。否则经常沉洒于幻想中,使“现实”与“幻想”混淆不清时,会显现出歇斯底里或妄想症一样的症状。
当个体因本身生理或心理上的缺陷致使不能达成某种目标时,改以采取其他方式来弥补/代偿这些缺陷,以减轻其自卑感、不安全感,建立自尊,称为补偿型代偿机制。
“补偿”一词,首先出现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心理学中。阿德勒认为每个人天生都有一些自卑感,这种自卑感来自小时候,自觉别人永远比自己高大强壮。而此种自卑感觉使个体产生“变成理想状态”的需要,而为满足个人理想的需求,个体借“补偿”方式来力求克服个人的缺陷。人们使用何种补偿方式来克服各自的“自卑感”,便构成独特的人格类型。因此阿德勒主张,要了解人类的行为,根本上必须掌握两个基本的观念一一自卑感和补偿。
就作用而言,补偿可分为 消极性的补偿 与 积极性的补偿 。
所谓 消极性的补偿 ,是指个体所使用来弥补缺陷的方法,对个体本身没有带来帮助,有时甚或带来更大的伤害。一个事业失败的人,整日沉溺于酒精中而无法自拔;一个想减肥的人,一遇到不如意的事,就以暴饮暴食来减轻其挫折;一个被同学排斥的学生,参加不良帮派组织以取得帮派分子的接纳;一个得不到正向注意与关怀的孩子,发展负面的行为以获得他人的注意等。
另一种 积极性的补偿 ,运用得当则会带给人带来人生好的转变。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这句话的涵义就是积极补偿的诠释。
除了上述两种补偿,另有一种补偿方式,称为“过度补偿”,指个人否认其失败或某一方面的缺点不可克服性而加倍努力,企图予以克服,结果反而超过了一般正常的程度。比如从小瘦弱的人为了不被轻视努力健身,结果成为了肌肉男。
补偿具有一种向后拉(补救)以防向前倒(失败、障碍)的功效,对个体的心理及行为而言,颇有裨益;但是如果使用了错误补偿方式则有害而无益。
人的一生中或多或少都会使用补偿方法来克服缺陷。有人因生理上缺陷(比如口吃),有人因心理上缺陷(如胆小内向),有人因社会性缺陷(如事业失败的人),有人因过错上的缺陷(如造成重大过失而内疚的人),不同的人因其不同的性格而使用各种不同的补偿方式。
如果心情焦虑影响正常生活,即所谓的“心态崩了”,那采用适当的心理代偿机制来调节内心,有助于我们恢复正常生活,起码思想回到正轨,生活才有机会回到正轨。
但是切记不可以一直活在代偿反应里面,之所以称为代偿,是因为正常的反应机制出了问题。一时的代偿是可以的,长期的代偿必定导致问题的产生,直面问题并解决问题才是正确的反应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