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过错责任原则侵权范围
过错责任原则也叫过失责任原则,它是以行为人主观上的过错为承担民事责任的基本条件的认定责任的准则。按过错责任原则,行为人仅在有过错的情况下,才承担民事责任。没有过错,就不承担民事责任。在法律没有特别规定的情况下,都适用过错责任原则。
1、它以行为人的过错作为责任的构成要件,行为人具有故意或者过失才可能承担侵权责任,无过错即无责任。根据“谁主张,谁举证”原则,受害人对加害人的过错承担举证责任。
2、它以行为人的过错程度作为确定责任形式、责任范围的依据。在过错责任原则中,不仅要考虑行为人的过错,往往也会考虑受害人的过错或者第三人的过错。如果受害人或者第三人对损害的发生也存在过错的话,则要根据过错程度来分担损失,因此可能减轻甚至抵消行为人承担的责任。在混合过错的情况下,考虑考虑加害人和受害人的过错程度并进行比较,通过过错相抵规则确定加害人和受害人的责任范围;在共同过错的情况下,考虑共同侵权人的过错程度,或者数人在无意思联络而共同实施侵权行为的情况下,考虑各侵害人的过错,从而确定各自与其过错相适应的民事责任。
过错责任原则的适用
1、行为人实施的一定行为。这里的行为包括作为和不作为。在大部分情况下,行为人都是因为对他人的民事权益实施的加害行为而承担侵权责任,
如损毁他人财物。但是,在一些特定情况下,行为人的不作为行为也可能产生侵权责任。
如《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八条宾馆、商场、银行、车站、机场、体育场馆、娱乐场所等经营场所、公共场所的经营者、管理者或者群众性活动的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因第三人的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第三人承担侵权责任;经营者、管理者或者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的,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经营者、管理者或者组织者承担补充责任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偿。
2、行为人的行为发生过错。在过错责任原则中,是否产生过错是确定行为人承担侵权责任的核心要件,
也是法院审判、调解侵权案件的主要考虑因素。过错一般分为故意和过失两种。
3、当事人的民事权益受到损害。这里的损害也是一个广泛概念,不仅包括财产损害,还包括非财产损害,如人身损害、精神损害。
4、存在因果关系。行为人的行为与受害人的损害之间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如何判断因果关系需要根据个案的实际情况,具体情况具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