韬光养晦的意思
韬光养晦由“韬光”和“养晦”两个词语组成。“韬光”的字面意思是收敛光芒,引申意义为避免抛头露面。而“养晦”的字面意思是隐形遁迹,修身养性,引申之意为隐退待时。整个成语意为隐藏才能,不使外露。
韬光养晦的出处
作为一个成语,“韬光养晦”的使用见于清朝末年。晚清实业家、思想家郑观应遁迹澳门写了《盛世危言》。他在其中的自序中写道:“自顾年老长庸,粗知《易》理,亦急拟独善潜修,韬光养晦。”其表达了隐藏锋芒,不使外露。修缮自己的不足之处,提升内在的修养。
韬光养晦的用法
由于种种原因,韬光养晦在现代社会变成了一个完全褒义的词语。但在古代,韬光养晦是一个中性词,包含了两层含义,一方面,韬光养晦是一种对自己的完善与反省;另一方面,韬光养晦也包含了一种消极的因素,即它是不作为的。不过,词性的变化也意味着时代在发展,因此我们可以造句为:当国家不够强大时,不必强出头,韬光养晦,积累实力,才是稳当的政策。
掌握了韬光养晦的相关信息后,接着我们要举出它的近义词,如韬光晦迹。虽然两个成语都有隐藏才能,不使外露的意思,但是两者也有些许差别,“韬光养晦”中的“养晦”引申之意为隐退待时,而“韬光晦迹”中的“晦迹”表示不让人知道自己的踪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