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住院期间可索要医疗费、误工费、残疾赔偿金、辅助器具费、护理费、住宿费、伙食补助费、营养费、交通费、后续治疗费等。若致残,还可索要被扶养人生活费和精神损害赔偿金。
法律分析
工伤住院期间,可以索要医疗费(实报实销,以单据为准)、误工费(伤者每日收入X自受伤日到鉴定结论下发之日)、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护理费(住院时间X护理人员每日收入)、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30元x住院天数)、必要的营养费、交通费(根据单据,实报实销)、后续治疗费等。如果因伤致残了,可以索要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当年的年平均工资x被抚养人需要抚养年数,以伤者受伤前前或者残者丧失劳动能力前实际抚养的、没有其他生活来源的人为限,按当地居民基本生活费标准计算。被抚养人不满十八周岁的,生活费计算到十八周岁。被抚养人无劳动能力的,生活费计算二十年,但五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抚养费少计一年,但计算生活费的年限最低不少于十年;被抚养人七十周岁以上的,抚养费只计五年。)。相应的,还有精神损害赔偿金(根据伤残级别,以1000元为起点,最高2万元)。
拓展延伸
工伤医疗期间的赔偿制度与实施情况调研
工伤医疗期间的赔偿制度与实施情况调研是为了深入了解工伤医疗期间赔偿制度的运行情况,以及实际实施中的问题和挑战。通过该调研,可以评估赔偿制度的公平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而提出改进和优化的建议。调研内容包括赔偿标准、赔偿范围、赔偿程序等方面的分析,同时还需考虑相关法律法规的适用性和实际操作中的问题。通过该调研,可以为修订和完善工伤医疗期间的赔偿制度提供依据,以确保工伤患者在医疗期间得到合理的赔偿和保障。
结语
工伤医疗期间的赔偿制度是为了保障受伤员工的权益而设立的。根据法律规定,受伤员工可以索要医疗费、误工费、残疾赔偿金、辅助器具费等多项费用。如果造成了伤残,还可以获得相应的赔偿和生活费用。此外,精神损害赔偿金也是根据伤残程度而定。为了保障工伤患者的权益,对工伤医疗期间的赔偿制度进行调研,评估其公平性和有效性,并提出改进建议,是非常必要的。通过优化赔偿制度,我们可以确保工伤患者在医疗期间得到合理的赔偿和保障。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七条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因就医治疗支出的各项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赔偿义务人应当予以赔偿。受害人因伤致残的,其因增加生活上需要所支出的必要费用以及因丧失劳动能力导致的收入损失,包括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以及因康复护理、继续治疗实际发生的必要的康复费、护理费、后续治疗费,赔偿义务人也应当予以赔偿。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九条的规定:精神损害抚慰金包括以下方式:
(一)致人残疾的,为残疾赔偿金;
(二)致人死亡的,为死亡赔偿金;
(三)其他损害情形的精神抚慰金。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七条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七级至十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七级伤残为13个月的本人工资,八级伤残为11个月的本人工资,九级伤残为9个月的本人工资,十级伤残为7个月的本人工资。
《工伤保险条例》第四十条伤残津贴、供养亲属抚恤金、生活护理费由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根据职工平均工资和生活费用变化等情况适时调整。调整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