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法律规定,公安部门在录取口供后还要经过审查才能确定是否附合立案标准。
一、个人合同该怎么签才有效
签订合同时只要合同内容不违反我国法律规定,合同的签定各方具有完全的民事能力,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所签定的合同就是合法有效的,受法律保护。所以在签定合同前,首先要审查合同签定方是否是适格的主体;其次要注意仔细审阅合同内容是否违反法律法规。另外合同双方当事人双方要盖章或亲自签名,如果本人无法亲自到场可以授权他人代为签字,或委托代表人签字。合同签定完毕后还要注意保留合同原件,
在发生纠纷时才能更好保护自己权益。
二、撞死人拘留后的流程怎么走
一般情况下,只有在交通事故中导致被害人身亡,且在该事故中承担全部责任或者主要责任的,才有可能构成交通肇事罪,需要承担刑事责任。绝大部分的刑事案件,都要经过三个阶段:1、侦查阶段;2、审查起诉阶段;3、审判阶段。侦查阶段一般情况下是三个月左右。主要包括拘留以后一个多月,和执行逮捕以后两个月左右。这一阶段的工作重心在于通过公安部门的侦查,搞清楚案件的来龙去脉、基本事实。案件由公安机关移送检察院起诉部门之后,就进入了审查起诉阶段。审查起诉阶段的工作重心在于:审核案卷材料是否充分,证据是否确凿,是否应对犯罪嫌疑人提起公诉?这个阶段在时间上一般是一个月到一个半月。审判这一阶段的工作重心在于确定被告是否有罪?是什么罪?应该给予什么样的刑罚?在这一阶段,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一个月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一个半月,对于重大、流窜等犯罪,经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再延长一个月。
三、如何把控合同中主体资格的审查
合同主体分为自然人与法人、企业、其他组织。
主体为自然人时,应审查对方的身份证件,以确定其是否为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人,特殊行业的还要审查从业证书。
主体为企业法人和其他组织时,要审查对方经过年检的营业执照,特殊行业的审查资质证书。
第三人代企业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签订的合同,还要审查其是否持有授权委托书及授权委托的权限是否写明代为签订合同的事项。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三条: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对符合本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起诉,必须受理。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