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
生,就是 指通过各 种方法颐 养生命、 增强体质 、预防疾 病,从而 达到延年 益寿的一 种医事活 动。中医 养生重在 整体性和 系统性, 目的是预 防疾病, 治未病。 中医理论 的著名代 表作品是 《黄帝内 经》。2 008年 6月7日 ,中医养 生经国务 院批准列 入第二批 国家级非 物质文化 遗产名录 。202 3年4月 26日, 国家中医 药管理局 发布《中 医养生保 健服务规 范(试行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冬季养生十要诀,你知道吗?
前言《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冬季养生,内经谓之“养藏”。所谓“养藏”,去寒就温,情志伏匿。结合实际,在此特总结冬季养生十要诀,从衣食、起居、情志、调理方面详细阐述如何安顺度过寒冬,来年身体更加健康!天寒地冻重保暖,足暖头凉要记清;冬季,由于自然界阴盛阳衰,天寒地冻,寒气袭人,极易损伤人体的阳气,所以冬季养生要从固护阳气出发,重视避寒就暖,要风度,更要温度!女士特别要注意腰以下保暖,不宜短裤短裙,否则易至宫寒痛经。要十分注意背部的保暖。背部是阳中之阳,风寒等邪气极易透过人体的背部侵入,引发疾病。老人、儿童及体弱者冬日要注意背部保暖,避免阳气受到伤害。足部最易受到寒邪侵袭,足部保暖很重要。可用艾叶等煎水泡足:艾叶30g、当归10g、川芎15、生姜100g等,加水3000ml左右,煎煮15分钟,倒入足盆,加些凉水,合适温度时双足入盆浸泡,水温宜高一些,并以不伤足为原则。每次烫足最好在30分钟以上,水温低了就从热水瓶中倒入一些高温的水,使水温始终保持热烫。洗净后应涂润肤膏!一般情况下,头部相对保持寒凉为好,这样有利于健康。冬季头部常规防寒,主要是保护耳朵,但不可过于严实,否则不利于健康。形寒肢冷补羊气,口燥咽干要滋阴;形寒肢冷补羊(阳)气:阳虚者多见形寒肢冷,舌淡胖,舌连有齿印,苔白,脉沉。肾阳虚则全身畏冷难温,脾阳虚则四肢冰冷难温,脾肾阳虚者则两者兼有!脾阳虚的患者,往往饮食稍有不慎就容易腹泻。冬季是补养身子最好的时机!
第一种情况是一些平素体质好,冬季不畏寒的朋友,多为实火所致,此时宜滋阴润燥,宜多食梨、甘蔗、荸荠,可用麦冬、玉竹、白茅根、百合、石斛、生地等煲汤内服。
第二种情况是一些平素体质差,冬季畏冷,四肢难温的朋友,咽干痛,时长青春痘或口腔溃疡,此多为虚火上炎,此时宜引火归元,可服引火汤调理。熟地45g、巴戟天15g、麦冬15g、茯苓10g、五味子5g加减来内服。详情建议咨询您的医生,进行适当加减,更有针对性!
第三种情况是平素手足心易发热汗出,多为阴虚火旺,此时宜滋阴降火,可服知柏地黄丸来调理。阳气固藏少出汗,皮干燥痒勤滋润;阳气固藏少汗出:冬主收藏,汗出易伤阳气。运动应适量,不宜大量出汗,微汗为宜。推荐快走30分钟左右,令似汗无汗。快走时,可以时不时双手平举呈180度,先掌心向上,同时慢慢深吸气,走4-6步,然后掌心慢慢向下,同时慢慢呼气,走6-8步。坚持数分钟,直至难以坚持。循序渐进,慢慢延长时间。一段时间后,你的气血将非常通畅。冬季皮肤常干燥,尤其是老年人,常因皮肤干燥而致冬季皮肤瘙痒症。为了预防和治疗皮肤瘙痒症,大家应特别注意的是:应减少洗澡次数,缩短洗澡时间,少用或不用沐浴露,水温不宜太高,擦干后立即全身涂润肤产品。四肢、面部应涂2-3次,以保证皮肤滋润为度。润肤产品很多,推荐老品牌实惠的产品,如蛇油膏等,山茶油有很好的润肤作用,又天然没有添加剂,非常适合老人和小孩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