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24应届毕业生的工作心得体会 篇26

2024-07-17 来源:易榕旅网

  趁年轻,去基层!近年来,我国各地纷纷出台政策,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毕业生亲切回信,肯定他们到边疆基层工作的选择。又是一年毕业季,无数风华正茂的“后浪”们将走进基层,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的事业中。眼下,将青春挥洒在基层已经成为了时尚的潮流。“长江后浪推前浪”,要做一名奔跑的“后浪”,还需要“炼”好自己的三个“力”。

  学思结合,锤炼硬核“脑力”。脑力,就是思考问题的能力。从校园到基层,是“学生”到“干部”的身份转变,也是“书本”到“实践”的形式转变,更是“单纯”到“复杂”的思维转变。要使自己具有硬核的“脑力”,就需要不断地给自己“充电”。“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无论身处何处,永远不能停止学习,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工作领域所涉及的专业知识,多读书,读好书。“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学习的同时,更要结合基层工作实际,思考如何优化群众服务,思考如何为群众排忧解难。唯有学思结合,才能锤炼硬核的“脑力”,在基层工作中破浪前行。

  走进群众,锻炼坚定“脚力”。基层工作,需要俯下身子接地气,用脚步去丈量自己要挥洒汗水、奉献青春的土地。“后浪”们生逢其时,走进基层也就走进了如火如荼的脱贫攻坚战,成为一名“攻坚”战士。当好战士就得进村入户,与贫困群众成为“一家人”。在不断的行走中,真切感受贫困村的发展变化,发现仍在影响群众脱贫的因素,面对面了解贫困群众的需求,将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实实在在地传达到群众心里,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打赢脱贫攻坚战,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走进基层,就成为了群众的亲密接触者,成为了党和国家最前沿的传声筒。只有锻炼好坚定的“脚力”,走进人民群众,让自己的工作多一些“烟火气”,为群众解决实实在在的问题,才不枉基层走一遭。

  接受挑战,磨炼青春“活力”。基层工作并非一帆风顺,也不是轻轻松松“敲敲锣,打打鼓”就能干好的。抓好基层工作,让人民群众享受到国家发展红利,增强获得感和幸福感,需要基层干部不失“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激情与斗志,不失“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与恒心。而青年人的“活力”正是永葆这些品质的力量源泉。走进基层,就意味着困难重重,就意味着挑战不断。无论是为了解决群众的住房安全彻夜难眠,还是为了解决邻里矛盾辗转反侧,都需要正确地面对和践行。在不断的挑战中,这份青春“活力”得到了磨炼,以此永葆工作热情,永葆前进动力,永葆创新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曾勉励青年学生:“你们年轻人,处于一个伟大的时代,有着这么伟大的目标,生逢其时,为之奋斗吧!看你们的了!”是啊,进入基层的后浪们,“炼”好脑力、脚力和活力,奔跑吧!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