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鸦胆子的性味归经是什么

2023-07-10 来源:易榕旅网

鸦胆子,中药材。为苦木科鸦胆子属植物鸦胆子Brucea javanica(L.)Merr.的干燥成熟果实。具有清热解毒,截疟,止痢,外用腐蚀赘疣的功效。主治热毒血痢,冷积久痢,各型疟疾,鸡眼赘疣。

别名

老鸦胆、鸦胆、苦榛子、苦参子、鸦蛋子、鸭蛋子

性味归经

苦,寒;归大肠、肝经。

功能

本品具有清热解毒、止痢、截疟、腐蚀赘疣的功效。

主治

1.热毒血痢,冷积久痢:本品苦寒,能清热解毒,尤善清大肠蕴热,凉血止痢,故可用治热毒血痢,便下脓血,里急后重等症。

2.各型疟疾:本品苦寒,入肝经,能清肝胆湿热,有杀虫截疟之功,对各种类型的疟疾均可应用,尤以间日疟及三日疟效果较好,对恶性疟疾也有效。

3.鸡眼赘疣:本品外用有腐蚀作用。用治鸡眼、寻常疣等。

4.西医诊为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溃疡性结肠炎、急慢性肠炎、疟疾、传染性软疣等属于热毒壅滞者。

药理作用

鸦胆子仁及其有效成分对阿米巴原虫有杀灭作用;对其他寄生虫如鞭虫、蛔虫、绦虫及阴道滴虫等也有驱杀作用。所含苦木苦味素有显著的抗疟作用。并具有抗肿瘤作用。本品对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对赘疣细胞可使细胞核固缩,细胞坏死、脱落。

医家论述

1.《本草纲目拾遗》:“治冷痢久泻,外无烦热燥扰,内无肚腹急痛,有赤白相兼,无里急后重,大便流利,小便清长。”

2.《医学衷中参西录》:“味极苦,性凉,为凉血解毒之要药。善治热痢赤痢,二便因热下血,最能清血中之热及肠中之热,防腐生肌,诚有奇效。”“捣烂醋调敷疔毒。善治疣。”

用法用量

内服:0.5-2g,以干龙眼肉包裹或装入胶囊包裹吞服,亦可压去油制成丸剂、片剂服,不宜入煎剂。

外用:适量。

临床应用

1.治热毒血痢,便下脓血,里急后重等症。如《医学衷中参西录》单用本品去皮25-50粒,白糖水送服。本品又有燥湿杀虫止痢之功,可用治冷积久痢,采取口服与灌肠并用的方法,疗效较佳。

2.治鸡眼、寻常疣等,可取鸦胆子仁捣烂涂敷患处,或用鸦胆子油局部涂敷。如《经验方》至圣丹,即以鸦胆子仁20个,同烧酒捣烂敷患处,外用胶布固定,治疗鸡眼;《医学衷中参西录》亦用上法,治疣。

使用禁忌

孕妇及小儿慎用,胃肠出血及肝肾病患者,应忌用或慎用。

不良反应

1.鸦胆子壳及种子均有毒,临床的毒性反应发生率较高。其毒性成分主要存在于水溶性的苦味成分中,为剧烈的细胞原浆毒,对中枢神经有抑制作用,对肝肾实质有损害作用,并能使内脏动脉显著扩张,引起出血。其挥发油对皮肤和黏膜有强烈的刺激性。

2.据临床报道,成人服12粒即有中毒危险。中毒时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头昏,乏力,腹痛,便血,胃肠道充血,尿量减少,体温增高,眼结膜充血,四肢麻木或瘫痪,昏迷,抽搐等。

3.局部应用对皮肤和黏膜有强烈的刺激性,个别人发生过敏反应。鸦胆子中毒的主要原因:一是用量过大;二是口服时直接吞服或嚼服。因此,应用鸦胆子必须严格掌握好用量,且按正确方法服用,以保证用药安全。

4.中毒救治的一般疗法为:早期催吐、洗胃,口服牛奶或蛋清,酌用泻药;静脉点滴葡萄糖、盐水及注射维生素;在昏睡、呼吸困难时,酌情给予中枢兴奋剂,必要时可行人工呼吸。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