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滑腻造句

2022-05-03 来源:易榕旅网

造句指懂得并使用字词,按照一定的句法规则造出字词通顺、意思完整、符合逻辑的句子。依据现代语文学科特征,可延伸为写段、作文的基础,是学生写好作文的基本功。造句来源清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八:“其用意,其造句,均以纤巧胜。” 夏丏尊叶圣陶《文心雕龙》 四:“造句也共同斟酌,由 乐华 用铅笔记录下来。”

下面为您提供关于【滑腻造句】内容,供您参考。

1、仿佛一个暮春的早晨,霏霏的毛雨默然洒在我脸上,引起润泽,轻松的感觉。新鲜的微风吹动我的衣袂,像爱人的鼻息吹着我的手一样。我立的一条白矾石的甬道上,经了那细雨,正如涂了一层薄薄的乳油;踏着只觉越发滑腻可爱了。

2、他的手刚打过肥皂,很滑腻

3、她的手摸起来十分细滑,宛如婴儿的肌肤,手上的肌肤很滑腻,如果有一片树叶落在上面,也会瞬间滑落。

4、奶酪魏的奶酪滑腻如凝脂,杏仁茶上面沙楞着桂花糖,想吃老北京消失的果子干,只此一家别无分号。

5、酒瓶子给父亲的汗水弄得滑腻腻的。

6、阳顶天只觉得一阵柔软滑腻,触感弹力美妙,一时间也面红过耳,不知道该说什么。

7、长发飘飘,如波浪一般滑腻柔软。

8、为首的那女子明目皓齿、柳叶弯眉、冰肌玉骨,滑腻似酥,身着一袭黑紫色劲装,身材更显得玲珑有致,淡淡的月光下是那掩不住的玉貌花容,这女子便是王宛霖。

9、隔着薄薄的衣服,秦帅的手贴在七七柔嫩滑腻的背上,二当家的有一种跃跃欲动的趋势。

10、一阵芳甜,两只滑腻的小蛇,如胶如漆,死命缠在了一起。

11、这东西冷冰冰,滑腻腻,一缠上手腕,随即蠕蠕而动。

12、这棺中的主,外形完整无缺,全身看起来柔软好像仍有弹性,皮肤细密而滑腻,甚至手足上的纹路也可以看得清清楚楚。

13、伴胸闷,恶心,食欲不佳,舌质胖,苔滑腻,脉弦滑。

14、月染在大水池里选了一条肥美的鲩鱼,滑腻的鱼在她手上竟丝毫挣脱不得,她走到一个空着的锅台前,把鱼放在枮板上,拿起菜刀用刀背“嘭”。

15、祁云岚出言宽慰,同时示意妹妹往旁边坐过去一些,然后自己舒服地将头枕在对方温润滑腻的大腿上,享受起干妹妹地温柔服侍。

16、她手指滑腻,立时便要溜脱,但张无忌只须有半分可资着力之处,便有腾挪余地,手臂暴长,已抓住了她上臂,只是他下堕之势甚劲,一拉之下,两人一齐跌落。

17、手套的触物表面加涂了特殊防滑层,可在滑腻的洗涤液中拿牢洗涤物或可抓牢游动的活鱼。

18、如同一盘鲜肥滑腻的鹅肝,需配得一勺儿酸甜果子酱淋于顶端,才能吊出其中百般滋味。

19、猛然,那滑腻的触脚圈住我的颈项,窒息的感觉随即而来。

20、我是温和滑腻的雨,洒在西部荒野的金色稻田。

21、可溶性碱形成的溶液有一种像肥皂样滑腻的感觉。

22、不知什么时候起了雾。黎明时分,浓雾像棉团似的从上游滚滚而来;爬上河岸,越上树丛,向两侧泛滥开去……浓雾塞满了小棚,沾在脸上湿漉漉的、滑腻腻的;我们谁也看不清谁的脸。

23、手轻轻地在她腰间摩挲着,隔着薄薄的睡衣,腴润滑腻的美妙触感真实不虚地传来,让他心里隐隐有化身为野兽的冲动!“姐,有件事情得和你说下!”。

24、外表看似偌大繁华的城市花园,青石板铺就的道路幽径上,已然呈现浅青色的青苔,踩上去有几分滑腻

25、碧阴阴的河水轻拍着岸缘,楼角檐前悬挂着一排排的大红纱灯,楼台画舫上的光影班驳,歌姬舞女的莺声燕语,勾勒出一种柔媚的,暧昧的滑腻,那是我想象中的秦淮。

句子是语言运用的基本单位,它由词或词组构成,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如告诉别人一件事,提出一个问题,表示要求或制止,表示某种感慨。它的句尾应该用上句号、问号或感叹号。造句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

一、在分析并理解词义的基础上加以说明。如用“瞻仰”造句,可以这样造:“我站在广场上瞻仰革命烈士纪念碑。”因为“瞻仰”是怀着敬意抬头向上看。

二、用形容词造句,可以对人物的动作、神态或事物的形状进行具体的描写。如用“鸦雀无声”造句:“教室里鸦雀无声,再也没有人说笑嬉闹,再也没有人随意走动,甚至连大气都不敢出了。”这就把“鸦雀无声”写具体了。

三、有的形容词造句可以用一对反义词或用褒义词贬义词的组合来进行,强烈的对比能起到较好的表达作用。如用“光荣”造句:“讲卫生是光荣的,不讲卫生是可耻的。”用“光荣”与“可耻”作对比,强调了讲卫生是一种美德。

四、用比拟词造句,可以借助联想、想象使句子生动。如用“仿佛”造句:“今天冷极了,风刮在脸上仿佛刀割一样。”

五、用关联词造句,必须注意词语的合理搭配。比如用“尽管……可是……”造句:“尽管今天天气很糟,但是大家都没有迟到。” 这就需要在平时学习中,把关联词的几种类型分清并记住。

六、先把要造句的词扩展成词组,然后再把句子补充完整。如用“增添”造句,可以先把“增添”组成“增添设备”、“增添信心”或“增添力量”,然后再造句就方便多了。

随着信息新媒体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继报纸、收音机、电视之后的主流媒体,并有将其整合的趋势。网民数量的激增使得网络话题的热议和网络语言迅速成为流行语。出现了很多新现象:网络造句——当某一新闻事件在网络迅速流传之后,新闻事件中的某一具有代表性的词语,在网友们的推广下,成为造句的主体,并迅速在网络流行展开。比如李刚事件中,我爸叫李刚成为流行语,以它进行的造句活动在网络铺开。例如:窗前明月光,我爸是李刚;给我一个李刚,我能撑起整个地球等。而在360与腾讯的3Q网络大战之后,一句“我很艰难的做出决定”也迅速流行。这类造句的特征主要是将已有的诗句、文章等进行改变而成。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