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课堂上,我和学生们一起诵读鲁迅先生的这篇《故乡》。小林同学举手发问:“老师,为什么不能直接写“我的心悲凉起来”?如果是真的悲凉,又何必非要与天气互相配合起来呢?”
我不禁想起,中学时代的自己第一次读这些句子时的感悟——阴晦的天气,呜呜的冷风,苍黄又黯淡的季节里,作者面对眼前这缺乏活力的衰败荒村,心情不佳是一种必然。当时只觉得这寥寥数语的风景描写,是一种铺垫,让“悲凉”的心境水到渠成。待读大学时,自己也开始了小说创作,研究深入一些,回过头去再看,觉得它最深的精妙之处在于“禁不住”。一个人心情的自然流露,是最真切的表达,眼中有怎样的风景,自然就会有怎样的心境。而这心境,究竟是隐晦地暗示出来,还是真实地流淌出来,实则体现着作家本身的思想和写作哲学。
想到这,我改变了原有的课堂教学计划,决定和同学们讲一讲“风景”。我忽然意识到,对于风景的捕捉和描绘,在日益“快餐化”的生活之中,已经缺位很久了。小林的提问一点也不奇怪,而且充分说明了他是个爱思考和能够发现问题的孩子。
如今的孩子们,阅读纸质书籍的习惯培养起来本就不易,而大量的短视频、网络文学等在商业运作和文艺消费的刺激下,充斥我们的生活。在阅读和观赏的过程中,视觉的刺激、阅读的快感,带来了流量,反过来又刺激文艺创作。于是,粗浅的情节、离奇的故事、短促乃至粗暴的表达,成了畅销书、影视剧、网络文学的标配。打开脸书,就连四大名著都可以被毫无耐心地剪辑成不到10分钟的“普及式”掠影。日子久了,孩子们的中文阅读能力,不但不会有长进,更有可能被误导、被麻木,失去对文本的体悟能力。在一味追求“快”和“奇”的节奏里,对于风景的描写和捕捉,显然变得可有可无,直至缺位和缺失;类似于《故乡》之中,用风景描写去渲染气氛、铺垫情节、暗示心理,就成了最没有用的闲笔。
我告诉孩子们,风景源自眼睛,眼睛则源自心灵。我们不但在阅读之中,要学会通过品味作家们描写风景的文字,去体悟文字背后的思想与情怀,更要在我们自己的写作和人生路上,学会用体察的心态和明亮的双眸,去看世界,不要让“风景”缺位,进而少一些功利、多一些反思,欣赏一路的春华秋实,收获人生的丰富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