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玉米面在冰箱里冷冻一年的时间做成酸汤子为什么能中毒?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0:28

我来回答

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01 11:50

食用酸汤子面中毒原因:
汤子面是将玉米浸泡一段时间,待发酵之后水磨,再用布袋子沥干水分,做成的玉米面有微微的酸味,揉成团后,再锅里烫一下,拿出来,借助一个自制的小工具,用手的压力挤压出面条的形状,直接放在开水锅里煮熟,所以在东北,这种小食叫“汆汤子面”,这种面细腻爽口,拌上卤子口味很好,深得东北地区人们的喜爱。
毒素产生在发酵过程中。玉米在泡发的过程极容易产生一种有毒的“米酵菌酸”类物质,该细菌毒性极强,可以损害人体的肝、肾、大脑等多个器官,进入人体的米酵菌酸在身体的潜伏期为半个小时~12个小时,轻者可出现恶心、呕吐、乏力,重者肝脾肿大、黄疸、昏厥等现象,病死率高达40%~100%。
所以以后家庭自制谷类发酵食品
不可使用霉变的玉米等原料。谷类浸泡时要勤换水,保持卫生、无异味。磨浆后及时晾晒或烘干成粉。贮藏环境要通风防潮,不要直接接触土壤,以防污染。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01 11:51

近日,黑龙江鸡西“酸汤子”中毒事件引发广泛关注,目前已造成8人死亡。根据当地通报,这起事件初步定性为“由椰毒假单胞菌污染产生米酵菌酸引起的食物中毒”。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广西人也有吃酵米面食品的习惯,因此也曾发生过类似中毒事件。10月15日,南宁市疾控中心的专家提醒广大市民:酵米面食品应谨慎食用。

米酵菌酸是“真凶”,目前尚无特效解毒药

什么是椰毒假单胞菌?米酵菌酸为何会致命?

据南宁市疾控中心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科副主任技师施向东介绍,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食物中毒,也称为酵米面食物中毒,是由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所产生的外毒素引起的。该菌产生的米酵菌酸是引起严重食物中毒和死亡的主要原因。

久泡的木耳可能变质,容易被椰毒假单胞菌污染。

“米酵菌酸耐热性极强,一般烹调方法不能破坏其毒性。”施向东强调,食用受米酵菌酸污染的食物后,2-24小时即可引起急性中毒,人体多个重要器官都会被严重损害。这类中毒具有发病急、多脏器受损、病情复杂、进展快的特点,且目前尚无特效解毒药,病死率高达30%~50%。

哪些食物容易产生米酵菌酸毒素?

施向东表示,椰毒假单胞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而淀粉类发酵制品、变质的银耳和木耳等食品,最容易被椰毒假单胞菌污染。“这些食品的制作需要经过长时间浸泡或发酵,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加工、储存不当,就容易被椰毒假单胞菌污染,产生米酵菌酸毒素。”

比如,在这次黑龙江鸡西食物中毒事件中,引起中毒的“酸汤子”就是一种用玉米水磨发酵后制成的粗面条。出事家庭的“酸汤子”为家人自制,且在冰箱中冷冻了近一年的时间。当地有关部门在这家人的玉米面里检测出了高浓度的米酵菌酸,同时在患者胃液中亦有检出。

据悉,我国近几年发生的这类食物中毒事件,大部分与“地方特色食品”有关,比如北方以酵米面制作的臭碴子、酸汤子、格格豆等;南方则是发酵面米食品,包括以酵米面制作的糍粑和以糯米泡制后做成的吊浆粑等。

本地米粉相应监测结果良好

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了解到,广西人也有吃酵米面食品的习惯,此前也发生过由于酵米面中毒而导致的死亡事件。

“由发酵食品引起的中毒事件,之前比较多见的是在桂西地区,这也跟当地的传统饮食习惯有关。”记者采访了解到,疾控部门也很关注此类中毒事件,近些年已经开展了针对椰毒假单胞菌污染食品的风险监测。“我们近几年也对市面上销售的米粉做过相应监测,前期监测结果良好。这可能与我市米粉的加工工艺不同有关。” 施向东说,比如很多市民爱吃的生榨米粉等湿米粉制品,它的加工工艺不太一样,食品的酸碱度不一样,适合生长的菌种也不一样。所以前期的监测并没有发现受到椰毒假单胞菌污染的情况。

广西人经常食用的湿米粉,前期监测结果良好。

除了米粉,广西还有甜酒、酒糟、酸嘢、酸笋等特色发酵食品,是否也有此类菌种污染的担忧?

施向东表示,并不是每一类发酵制品都值得担忧。“比如制作甜酒用的是酵母,发酵过程和环境跟淀粉类发酵制品不同;制作酸嘢会通过加醋加盐来进行发酵和腌制,其酸碱环境也不适合椰毒假单胞菌生存。如果偶然有微量的其他类型细菌,人体也有一定的免疫能力。不过还是建议不要长期大量食用该类食品。”

预防中毒,日常谨慎食用酵米面食物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酵米面食物中毒呢?施向东提醒市民,谨慎食用发酵面米食品。不要食用变质银耳和木耳,及其他变质淀粉类制品。

泡至发胀的糯米汤圆,最好就不要再食用了。

“南宁地处于*带地区,气候相对潮湿,很适合各种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也包括那些会对身体造成伤害的致病菌。”施向东表示,市民们在进行食品消费的时候,一定要科学理性,不要长期、大量的囤积食品食材,避免在贮藏过程中造成污染,进而导致食物中毒。市民如果平日在家自制一些湿米粉制品,制作出来最好当天食用完,不要存放太久。“尽量现买现做、及时食用,降低食品受致病微生物污染的风险,从而减少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另外,在食用黑木耳、银耳之前,也不要泡发太久。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01 11:51

它是将玉米浸泡一段时间,待发酵之后水磨,再用布袋子沥干水分,做成的玉米面有微微的酸味,揉成团后,再锅里烫一下,拿出来,借助一个自制的小工具,用手的压力挤压出面条的形状,直接放在开水锅里煮熟,所以在东北,这种小食叫“汆汤子面”,这种面细腻爽口,拌上卤子口味很好,深得东北地区人们的喜爱。

毒素产生在发酵过程中。玉米在泡发的过程极容易产生一种有毒的“米酵菌酸”类物质,该细菌毒性极强,可以损害人体的肝、肾、大脑等多个器官,进入人体的米酵菌酸在身体的潜伏期为半个小时~12个小时,轻者可出现恶心、呕吐、乏力,重者肝脾肿大、黄疸、昏厥等现象,病死率高达40%~100%。

重视预防尤为重要!

①家庭自制谷类发酵食品

1.不可使用霉变的玉米等原料。

2.谷类浸泡时要勤换水,保持卫生、无异味。

3.磨浆后及时晾晒或烘干成粉。

4.贮藏环境要通风防潮,不要直接接触土壤,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01 11:52

北方酸汤子是用玉米水磨发酵后做的一种粗面条样的酵米面食品。夏秋季节制作发酵米面制品容易被椰毒假单胞菌污染,该菌能产生致命的米酵菌酸,高温煮沸不能破坏毒性,中毒后没有特效救治药物,病死率达50%以上。

制作酵米面的原料甚多,如玉米、高梁米、小黄米、大黄米、小米、稗子米等其中的一种或两种粮食用水浸泡,浸泡时间的长短因气温的高低而不同,一般约一个月左右,气温高时只需10天左右。经水淘洗后湿磨成糊状水面子,用布兜起自然滤干或用柴草灰吸去过多的水分而成,含水30%左右,带有不同程度的酸臭味。由于椰毒假单胞菌广泛分布于外环境,因此在长时间酵米面制作过程中很容易受该菌的污染,这些食物十分适合它的生长,在适当的温度(20~30℃)等条件下能产生大量毒性很强的米酵菌酸(BA)和毒黄素(TF),对中毒者身体危害极为严重。所以不管哪种原料,也不论泡制过程如何,尽量不要食用酵米面。

米酵菌酸是酵米面的主要毒素,它对酸、氧化剂和日光不稳定,但其耐热性强,经100℃煮沸和高压(121℃)也不被破坏,所以不论制成何种食品,也不论采用何种日常的烹调方法都不能破坏其毒性,进食后可引起食物中毒。引起食物中毒的酵米面多是已食用过数次而剩余的部分,并有明显的变质。很少有制成后不经贮存而第一餐食用就发生中毒的。酵米面进食量多,发病率高,病死率也高,其中小儿、年老、体弱、长年多病者易死亡。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01 11:52

  中国小康网10月13日电 食用“酸汤子面”中毒的事件历来就有,只不过在原来信息技术、科学技术没有当今如此发达,很多人未被确诊就身亡了,以为得了突发性疾病。

  亦或是有人因此中毒,但没有媒体及时报道,相关的科普知识也不多,所以大家并未发现该种食物的安全隐患。

  黑近日,龙江省鸡西市鸡东县某家庭聚餐引发中毒造成7人死亡的事件引发关注。12日,媒体报道,此前在牡丹江市红旗医院救治的62岁的李女士于11日晚不幸去世。这起中毒事故死亡人数升至8人。

  据了解,10月5日早上,该家庭成员亲属共12人参加了聚餐,家里长辈9人全部食用了酸汤子,3个年轻人因不喜欢这种口味没有食用。到了中午,9位食用了酸汤子的长辈陆续出现身体不适,以造成8人抢救无效身亡。目前,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治疗的李某还在抢救中。

  酸汤子是用玉米水磨发酵后做成的一种粗面条,当地称之为酸汤子。

  经当地警方调查得知,该酸汤子食材为该家庭成员自制,且在冰箱中冷冻近一年时间,疑似该食材引发食物中毒。经当地*机关刑事技术部门现场提取物检测,排除人为投毒可能。

  根据黑龙江省卫健委食品处发布的消息,鸡西食物中毒事件经流行病学调查和疾控中心采样检测后,在玉米面中检出高浓度米酵菌酸,同时在患者胃液中亦有检出,初步定性为由椰毒假单胞菌污染产生米酵菌酸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

作者:综合
共3页: 1 2 3 下一页
责任编辑:李弋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