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3 15:51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9 05:29
在客体关系理论中,客体是一个核心概念,它是指个体的意愿、情感和行为指向的对象。与主体相对应,客体是主体体验世界的基础。
初生婴儿对客体的认知是部分的,他们通过"好"或"坏"的体验来理解客体,这是部分客体的体现。当婴儿能够感知到客体的多元性,即它带来的满足和挫折,他们将客体视为一个整体,这就是完整客体的概念。
过渡性客体是Winncott提出的,当婴儿意识到与母亲的性时,他们会创造出一个既包含主观情感又具有现实属性的过渡性情境,如柔软的毯子、玩具等,以应对分离焦虑和孤独感。
客体表象是内在的精神反映,个体的体验可能并不完全与现实客体相符。自我表象则涉及个体在与客体互动中的自我表达,婴儿早期的自我表象是自我与客体的混合,随着成长,他们能区分自我与客体,形成的自我表象。
分离这个过程,既是正常心理发展的一部分,也带有防御机制。它帮助婴儿处理早期生活中的复杂情感,通过选择性地保留情感,避免过度焦虑。部分客体表象由此产生。
最后,共生是指婴儿早期与母亲的紧密相连状态,是一种未分化的心理体验,由Mahler从生物学角度引入客体关系理论中。
客体关系理论(object-relations theory)是心理动力取向的人格发展理论,主张人类行为的动力源自寻求客体。客体关系理论是在精神分析的理论框架中探讨人际关系,更强调环境的影响。认为真正影响一个人精神发展过程的是在出生早期婴儿与父母的关系。此理论探讨的是婴儿与母亲的关系如何影响个体的精神结构以及个体如何成长起来,将人格发展的重心从俄底普斯情结转移到从出生到3岁的俄底普斯前期的冲突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