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4 09:2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4 16:54
以ROH代表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它在水中有两种离解方式:
ROH→R++OH- 碱式离解
ROH→RO-+H+ 酸式离解
ROH按碱式还是按酸式离解,与阳离子的极化作用有关.阳离子的电荷越高,半径越小,则该阳离子的极化作用越大.卡特雷奇(G.H.Gartledge)曾经把这两个因素结合在一起考虑,提出“离子势”的概念,用离子势表示阳离子的极化能力.
离子势即阳离子电荷与阳离子半径之比,常用符号φ表示如下:
φ=阳离子电荷/阳离子半径=z/r
例如:Na+的电荷z=+1,离子半径r=0.097nm,(Na+)=1;Al3+的z=+3,r=0.050nm,φ(Al3+)=6.
这个概念也适用于带电荷的中心原子如B+3、S+6或Cl+7等以及阴离子.如:S+6的z=+6,r=0.030nm,φ(S+6)=20.
在ROH中,若R+n的φ值大,即其极化作用强,氧原子的电子云将偏向R+n:R←O←H,从而使O—H键比较容易断裂,所以ROH以酸式离解为主.
如果R+n的φ值小,ROH倾向于作碱式离解.有人找出用φ值判断ROH酸碱性的经验公式如下:
√φ>3.2 ROH为酸性
2.2<√φ<3.2 ROH为两性
√φ<2.2 ROH为碱性
总而言之,R+n的φ值大,ROH是酸;φ值小,ROH是碱.失电子能力越强,φ值越小,碱性就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