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4 17:27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4 21:31
运用互文的修辞手法,生动形容的表达山峡的山之高。“亭午”“夜分”是两个不并存的时间,“曦”和“月”是两种不同的自然现象,合起来是讲不通的,这句话应理解为“自非亭午,不见曦;自非夜分,不见月”(除非正午,看不见太阳;除非半夜,看不见月亮)。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4 21:32
这是俪道元的三峡中的一句话
意思是
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带太阳.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到月亮.
它用了互文的手法.
原文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如果翻译成: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是不准确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4 21:32
这句是郦道元三峡之中少见的一句曲笔,其为描写山水的行家,虽说水平较高,但大多都比较直白。而这句诗这是用不见曦月四字表达出三峡之深,峡谷之险峻。当一个人在谷底的时候,不到正午见不到太阳,不到半夜见不到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