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论气节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小时前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6分钟前

气是敢作敢为,节是有所不为——有所不为也就是不合作。气节是固有的道德标准,用以衡量人们的行为,特别是读书人或士人的立身处世之道。但这种传统标准似乎只在中年一代适用,青年代则用新的标准来衡量。

冯雪峰先生提出了士节的两种典型:忠臣和清高之士。忠臣往往在现实中失去方向,成为“为节而节”的虚无主义者,结果往往会变节。清高之士则是个人意志的表现,成就了接近人民的叛逆者或家。冯先生的分析,我大体同意,并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思,希望我的意见能补充冯先生的观点。

气和节原是两个的概念。《左传》中提到“一鼓作气”的战斗精神,后来的“士气”就是这个气的体现。孟子提倡的“浩然之气”也与之相联系,强调坚定的态度和的个人意志。后来所谓的“义气”更狭隘,是“浩然之气”的分支。而文天祥所歌咏的“正气”与“浩然之气”一脉相承,但更侧重于消极的节。

节的意念在先秦时代就有了,《左传》中提到的“圣达节,次守节,下失节”体现了礼乐的精神。礼以“节”为主,强调分际,而乐以“和”为主,强调和谐。节和和是相反相成的,节代表着行为的标准或做人的标准,同时也是传统的“中道”。气与节的对比,可以看出气重于行动,节重于约束。

向来论气节的,多从东汉末年的党祸起头。当时士人批评和攻击贪污政治,形成了群众的力量。党人逃亡,家家愿意收容,展现了人民的态度。士人被视为气节之士,气是敢作敢为,节是有所不为,这敢作敢为以集体的力量为基础。

但在时代,集体行动不容易表现,士人的立身处世偏向了“节”这个标准。在朝的要做忠臣,忠节表现为直谏,有时因此牺牲。在野的要做清高之士,表示不愿与在朝的人合作,逃避现实。这两种节,忠节与高节,都是个人的消极表现,只能造就失败的英雄或自了汉。

气是动的,可以变化,而节是静的,不变的。气与节的不同,体现为行动与约束的对比。士人作为统治阶级最下层的单位,他们的生活基础主要在农民的劳动上。士人虽然有时横议,但精神上或意识形态上仍负有天下兴亡的责任。

气节的标准衡量知识分子或知识阶级,他们开始时是气重于节,后来似乎转向节重于气。知识阶级凭借集团的力量勇猛直前,但力量有限,难以满足民众的需求。他们失去了领导地位,只能保守自己。青年代的知识分子无视传统的气节,追求正义感和行动,这成为新的做人尺度。

综上所述,气与节在道德标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气节的平衡体现了士人的立身处世之道,同时也反映了时代和社会的变化。在气与节之间寻求平衡,是个人修养和知识阶级发展的重要课题。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